讓眾人又無話可說,畢竟皇帝不在現場,從表面上看是東閣提出的問題,然後東閣自己出的解決方案。

做成了皆大歡喜,失敗了東閣的鍋。

皇帝從一開始鋒芒畢露的寶劍,到現在變成入袖而不可見的毒蛇,沒了鋒芒卻變的更加可怕!

甚至剛才完顏讓說給天下官員保證,讓眾人放開了說,不會再隨意追罪的話。

估計都是陛下授意完顏讓故意說的,否則完顏讓怎麼敢做出這種保證。

雖然一眾人各懷鬼胎,心中各種思量,但面上卻都一副笑呵呵的樣子,繼續議事。

豫親王完顏從彝敲了敲桌子,看到眾人回過心思,這才開言道:“剛才說完了康親王的議題。

接下來咱們說說本王的這個議題。

本王這有一些摺子,大家都看一下,這都是內藩旗主,盟長等上的彈劾摺子。”

完顏從彝說完,身後幾個提前準備好的書吏,立刻將一堆摺子分給在座的東閣官員。

完顏從彝在眾人看摺子的時候,自話自說道:“這次漠北大戰時。

咱們中原去往漠北、漠南的押糧官、收糧官、遊牧御史,監察御史等等官員,去了草原之後搞不清楚人。

將朝廷的漢官認成蒙古人,將蒙古爵爺認成女真爵爺,將女真爵爺認成漢爵爺。

禮行錯了,人認錯了,官職叫錯了,鬧出各種匪夷所思的事情。

甚至發生過一個山東的收糧官,在漠東,去人家旗地收取畜生之時,喝了兩杯馬奶酒,喝高了。

將人家的旗主札薩克,當成中原的勳官看待,讓給他行禮。

這不是天大的笑話嘛!

看看這些旗主們的彈劾摺子,全是彈劾中原官員的。

一些不知道的旗主,被中原官認錯了,人家還以為朝廷對他們有意見,給他們降職了呢。

自理藩院成立以來,全是草原的彈劾摺子,與請罪摺子。

看看人家怎麼說,朝廷打仗的時候,他們替朝廷貢獻牛羊馬匹,給朝廷官兵運輸糧草輜重,替朝廷維護後勤。

可打完仗之後,朝廷過河拆橋,不給他們升官反而給他們降官。

還有一些請罪摺子,說他們沒有逾越,是咱們的中原官把他們認錯了,把郡王當成親王行禮了。

給人家蒙古王公嚇的半死,一個勁的給理藩院上書解釋說他們沒有反心,也沒有逾越的想法。

是咱們的中原官非要給他麼行親王禮,不關他們的事,他們也是被冤枉的。

發生這樣的事情了,還是咱們爵位體系不完整。

畢竟咱們的爵位體系還是唐宋制。

女真、蒙古、漢,三者同用一個爵系,會混淆在一起,分不清楚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