書中前幾章有用到勳爵與散官等,有書友說不太瞭解,看不懂,這裡就單章解釋一下勳爵、文武散官的作用。

爵的話不用多說,大家都懂。

解釋一下勳。

先說勳爵的起源,勳爵是指朝廷依臣僚功勳大小而賜予的爵位,有俸祿而無實職,且沒有傳承。

正式起源於唐朝時期,因為唐朝當時的軍功很盛,經常面臨功臣封無可封的尷尬事情。

所以就有了勳爵這個體系,來對傳統爵位的補充,共分十二轉。

十二轉上柱國、正二品。

十一轉柱國、從二品。

十轉上護軍、正三品。

九轉護軍、從三品。

八轉上輕車都尉、正四品。

七轉輕車都尉、從四品。

六轉上騎都尉、正五品。

五轉騎都尉、從五品。

四轉驍騎尉、正六品。

三轉飛騎尉、從六品。

二轉雲騎尉、正七品。

一轉武騎尉、從七品。

唐朝開發的勳爵解決了爵位難分的問題。

有爵位的立了功之後,可以不用晉爵,直接封勳。

而且勳有個好處,它是個人終身制的,不會像爵位一樣出現傳承。

公爵立了功,不能封王的情況下那就封勳。

小兵立了功,不能晉級,不夠封爵的情況下,依舊封勳。

勳爵就像一個萬金油一樣,啥都做,小兵小民能封,宰相宗王也能封。

勳爵就是一個政治待遇與經濟待遇的結合體,給予二品待遇就是上柱國,給予從七品待遇就是武騎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