勳爵就是一個對功勞封賞的補充。

而書中金國的勳爵就是這個:

正二品曰上柱國,從二品曰柱國。正三品曰上護軍,從三品曰護軍。正四品曰上輕車都尉,從四品曰輕車都尉。正五品曰上騎都尉,從五品曰騎都尉。正六品曰驍騎尉,從六品曰飛騎尉。正七品曰云騎尉,從七品曰武騎尉。

解釋完勳爵之後在解釋一下什麼是文武散官。

文武散官說白了就是一句話,就是體質編制,或者說是幹部編制更準確一點。

散官就是有編制無實職實官的古代編制。

文武散官的作用總結就是五點。

第一,非科舉與軍功正途出身,文人就給個文散官,武人就給個武散官。

甚至是一些有門路的民間人士,給個朝廷編制吃皇糧不做事。

第二,一種對官員的加銜,兩個官職一樣,實權一樣,爵位一樣,勳爵一樣的官員,怎麼比出個大小,誰給誰見禮?

就看這個散官編制,有散官編制的肯定別沒散官編制的大。

如果兩個都有散官編制,那就比誰都散官品級高。

散官同樣是一人終身制的,也有部分對勳爵的補充。

第三,文武跨行工作也用散官。

如果一個文官被突然暫調去領兵打仗,但本職工作不能變,他還是文官,但用文官去打仗名不正則言不順,那怎麼辦?

給他加一個武散官的官職就可以了。

反過來同樣,武將去做文官的事,就給他加一個文散官的編制。

第四,一個快速提拔人才的方法,一個沒有資歷的新人,上面想要重用,但走正規程式肯定是不行。

解決這個難題的方法就是給他加散官,提到正一品散官都沒問題。

第五,對退休官員的補償,不能做事了的官員,給個散官編制,雖然沒了實官實職,但依舊有朝廷政治待遇與經濟待遇,名義上還是朝廷的在冊官員。

下面是金國散官編制:

文官九品,階凡四十有二:從一品上曰開府儀同三司,中曰儀同三司,中次曰特進,下曰崇進。正二品上曰金紫光祿大夫,下曰銀青榮祿大夫。從二品上曰光祿大夫,下曰榮祿大夫。正三品上曰資德大夫,中曰資政大夫,下曰資善大夫。從三品上曰正奉大夫,中曰通奉大夫,下曰中奉大夫。正四品上曰正議大夫,中曰通議大夫,下曰嘉議大夫。從四品上曰大中大夫,中曰中大夫,下曰少中大夫。正五品上曰中議大夫,中曰中憲大夫,下曰中順大夫。從五品上曰朝請大夫,中曰朝散大夫,下曰朝列大夫。正六品上曰奉政大夫,下曰奉議大夫。從六品上曰奉直大夫,下曰奉訓大夫。正七品上曰承德郎,下曰承直郎。從七品上曰承務郎,下曰儒林郎。正八品上曰文林郎,下曰承事郎。從八品上曰徵事郎,下曰從仕郎。正九品上曰登仕郎,下曰將仕郎。從九品上曰登仕佐郎,下曰將仕佐郎。

武散官,凡仕至從二品以上至從一品者,皆用文資。自正三品以下,階與文資同:正三品上曰龍虎衛上將軍,中曰金吾衛上將軍,下曰驃騎衛上將軍。從三品上曰奉國上將軍,中曰輔國上將軍,下曰鎮國上將軍。正四品上曰昭武大將軍,中曰昭毅大將軍,下曰昭勇大將軍。從四品上曰安遠大將軍,中曰定遠大將軍,下曰懷遠大將軍。正五品上曰廣威將軍,中曰宣威將軍,下曰明威將軍。從五品上曰信武將軍,中曰顯武將軍,下曰宣武將軍。正六品上曰武節將軍,下曰武德將軍。從六品上曰武義將軍,下曰武略將軍。正七品上曰承信校尉,下曰昭信校尉。從七品上曰忠武校尉,下曰忠顯校尉。正八品上曰忠勇校尉,下曰忠翊校尉。從八品上曰修武校尉,下曰敦武校尉。正九品上曰保義校尉,下曰進義校尉。從九品上曰保義副尉,下曰進義副尉。

最後感謝大家的支援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