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百四十八章 賈詡肯定有陰謀(第2/2頁)
章節報錯
,以東有兩條通道,南邊走洛水河谷,叫做南崤道,北邊自然是北崤道了。
六萬大軍以黃忠率領的護軍營為前部,夏侯淵、曹仁、蔡瑁、張勳率領的四萬人為中軍,其餘兵馬為後陣,三部人馬迤邐而行,蔓延二十多里,過谷城向函谷關行進。
漢朝的函谷關跟秦朝的函谷關不是一個地方,雖然都在崤山山區,但一東一西差了三百里。
漢函谷關在崤山山區的東向入口,秦函谷關在三門峽西邊的桑稠原,因為漢代之時,黃河河道下切,露出了桑稠原北邊的河灘,從河灘上就能直接通行,所以秦函谷關失去戰略價值,自然就廢棄了。
武帝時期,重新選址,建了新的函谷關。
現在,漢函谷關也被董卓給廢了,關城殘破,早已無人駐守。
過了函谷,再路過新安縣廢墟,繼續行進就到了後世的義馬,當年楚霸王項羽就是在這個地方,坑殺了二十萬秦兵。
路過這裡的時候,老曹來了靈感,絮絮叨叨半天,可惜,一句詩也沒能憋出來。
切,說好的大詩人呢?
劉襄很失望啊。
繼續西行就到了澠池縣,也沒人了,倒不是董卓遷民的時候燒燬了,是之前胡軫駐兵於此,搶得太狠,百姓不是死了就是跑了,活不下去啊。
然後軍隊搶不到補給,也撤了。
澠池西面的陝縣也是如此。
都廢棄了。
涼州兵是真狠吶。
陝縣境內有渡口可以通往北岸的河內郡,但大軍並沒有北渡黃河,而是繼續向西行進,進入了陝西。
陝西是周朝就有的地名,陝縣境內因流水沖刷,四面陡,中間平的高地,叫做塬,其中有一處叫陝塬,周成王時期,周公和召公輔政,以陝塬為界,東邊叫陝東,由周公治理,西邊叫陝西,由召公治理,這就是陝西的由來。
劉襄能帶著大軍以每日四十里的速度,悠哉悠哉的走崤函古道,是因為隨時能得到對岸的補給,而李傕、郭汜等人逃散之後不見蹤影,既沒聚集兵馬,也沒拉攏羌氐,反正沒見到他們反攻長安的動靜。
奇了怪了,不會真的隱姓埋名跑路了吧?賈詡這老陰逼在想什麼呢?
事情會往哪裡發展,劉襄已經把握不住了,難道自己要直接攻打長安,廢皇帝自立?
其實,也不是不行。
以前是忌憚以袁紹、袁術、曹操等人為首計程車人集團,狹天子以令諸侯什麼的,他不敢去碰。
現在,真的沒什麼可擔心的了,想借用李傕郭汜那些涼州人的力量攻破長安,就是希望能省點力氣,也不想壞了名聲。
畢竟,弒君、篡位什麼的,不好聽,對收攏民心有阻礙。
走出崤函道,來到桃林塞的劉襄,皺著眉頭看著關牆上的守軍,琢磨著下一步該怎麼走。
他相信賈詡肯定有算計,只是自己還沒看出來。
那些涼州的混蛋玩意跑哪去了呢?
為您提供大神釜中囚的《三國:我被黃巾裹挾了》最快更新,!
第四百四十八章 賈詡肯定有陰謀免費閱讀:,!
『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