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劉宜程,你帶兵來此,意欲何為?”桃林塞上有個老頭,嗓門真是不小,隔著一百五十多步,聲音清晰的傳了過來。

咦?

劉襄很疑惑呀,自己只是帶了幾個人前來觀城,根本沒打旗號,這都能被人認出來?

他手搭涼棚仔細觀瞧,原來是老熟人,朱儁這老頭怎麼跑到桃林塞來了?他不是被董卓召到長安當太僕去了嗎?難道是王允不喜歡他,把他攆出來了?

“勤王,靖難!”幾個宿衛扯著嗓子大聲回話,劉襄的嗓門沒有這麼高。

“亂臣賊子!”朱儁高聲喝罵。

劉襄懶得理他,調轉馬頭準備回營,桃林塞已有防備,不好打呀,雖然不如曹操以後建築的潼關堅固,可北依黃河,南靠秦嶺,一夫當關,萬夫莫開呀,地形優勢太大了。

先在關外立營堵住通道即可,等取了長安,再逼降守軍,或者兩面夾攻就是了,沒必要用人命去填天險,反正他能從蒲坂津進入左馮翊,不是非走這裡不可。

回營之後,命令曹仁率領五千步卒,在關口立寨,堵住通道,其餘大軍在雲帆營的接應下,從風陵渡北渡黃河,與閻柔所部匯合。

輕車營和騎兵先過,然後是徵西軍三萬五千人,最後才是中軍步卒。

為了不讓敵人發現大軍撤向河東郡,各部偃旗息鼓悄然後撤十五里,然後才轉向河邊。

他沒想強攻桃林塞,可朱儁不知道啊,著急忙慌的派人向長安求援,關城之中只有一千人,他沒信心守住此地。

長安的王允不敢輕忽,急忙召皇甫嵩、呂布等人商議對策,方今天下,誰敢輕視驃騎大將軍劉襄呢?這都是安平軍一戰一戰打出來的威名。

王允心情沉重,剛弄死董卓沒多久,劉襄又帶兵上門了,漢室蒙難,皇綱失統,天子年幼,社稷飄搖,這可如何是好啊!

呂布興奮得差點跳起來:“王司徒,某願帶兵去平了劉賊!”

他想打敗劉襄不是一天兩天了,以前沒有機會,董卓跟安平軍相安無事,不願意派兵攻伐,現在終於有了對陣沙場的機會,他不想放過。

王允心中鄙夷,劉驃騎乃是世之名將,就憑你個莽夫,開口就要平滅,大言不慚!

不得不說,劉襄少年成名,多次為國征戰,滅北狄,卻西羌,戰績出眾,威望極高,即便作為敵人,很多人也是願意保持尊重的,王允就是其中之一。

但倚仗呂布的地方還有很多,不好惡言相向,只能委婉的勸說:“奉先還需震懾涼州兵馬,不可輕動,還是先派兵支援桃林塞,讓朱公偉憑藉天險,據關而守。”

涼州兵馬信不過,幷州兵馬要留下來作為震懾,能派的只有禁軍和那些叟兵。

叟人是生活在四川、雲貴等地的少數民族,其中交賨稅的,又叫賨人。

漢人對數量繁多的少數民族,分的不是太清楚,基本上在西部放牧的叫羌人、氐人,在山中漁獵的叫叟人、賨人,益州南中那邊的叫西南夷,荊南那邊的叫南蠻,稱呼挺混亂的。

“不能派叟兵。”皇甫嵩心情複雜的說道。

他當年極為看好劉襄,事實也證明了,他確實慧眼識珠,只是這個“珠”,比預期的還要優秀,已經優秀到佔據半壁江山的地步了。

他解釋道:“當年劉宜程被調來涼州平賊,在羌氐、賨叟之中的聲望極高,派叟兵不保險。”

叟兵不行,那就只能派禁軍了,王允斟酌一番,無奈的說道:“最多隻能派五千人。”

禁軍總共才一萬出頭,沒辦法派更多人,各處宮殿不能沒有守衛。

“增兵五千足以守住關隘。”皇甫嵩的回答讓他心中稍安。

“某願帶著涼州兵東進,四萬大軍必能退敵!”呂布不死心,還是想帶兵去戰劉襄。

“不可,漢中米

為您提供大神釜中囚的《三國:我被黃巾裹挾了》最快更新,!

第四百四十九章 偷樑換柱免費閱讀:,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