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百四十八章 賈詡肯定有陰謀(第1/2頁)
章節報錯
過了旋門關繼續西行,鞏縣、偃師、洛陽的廢墟讓劉襄一句話都不想說,全軍上下都充滿了憤慨。
這一路輕騎分隊搜尋,沒有發現大股的盜匪,零星的賊人他們自己就解決了,大軍只需要專心趕路。
路過洛陽的時候,劉襄拉著曹操去視察決口的大堤,經過四個月的修補,當初的決口早已修繕完畢,萬餘苦役正在加固其他河段的堤壩。
曹操很驚異,浪費人力物力,修補不是自己地盤上的河堤,他不知道該怎麼評價,是傻呢?還是對南下信心十足呢?他沒想明白。
“孟德,我準備重新規劃河堤,用寬河固堤之法防備洪水。”
“何為寬河固堤?”
“在現有河堤的外側,後延十里,再建一道更堅固的大堤,迎水坡建上防浪堤,用以防備洪水氾濫。如此一來,便能有效的防禦大水,等洪水過後,命人清理兩堤之間的河道,淤泥可以肥田,砂石可以建築,還能減緩淤積。”
劉襄暢談著自己治理黃河的理念,忍不住嘟囔了一句:“可惜沒法在中游建調沙工程。”
千里長堤靡費極大,人力物力的消耗,讓曹操頭皮發麻,可治理黃河的魄力,也讓他極為欽佩。
別人都在想著怎麼擴大地盤,怎麼增強勢力,這位已經在想著怎麼治理黃河了。
如此胸懷,高下立判!
聽到調沙工程這個詞彙,讓他一頭霧水:“調沙?如何調沙?從水裡把沙子撈出來?”
黃河攜帶泥沙,是個人就知道,可漢代還沒有調沙這個概念,曹操也沒鑽研過治水,他想破腦袋也想不出調沙是個什麼意思。
調沙這事吧,是個非常科學的事情,太深奧的東西,劉襄也不懂,但他知道三門峽水庫和小浪底工程,可以有效的降低下游河道的淤積,這種照著答案抄問卷的事情,他還是知道的。
“在陝縣那邊建大壩,形成水庫,可以讓河水中的泥沙沉積一部分,下游的淤積就會少。但是三門峽河道要是抬得太高,必然會讓渭水倒流,容易造成三輔氾濫。
所以還得在下游再建一個攔水大壩,形成新的水庫,兩座水庫聯動,平時攔水沉沙,降低河水的含沙量,待淤積過多之時,人為製造洪水,衝淤排砂。”
道理很簡單,但工程難度太高了,以漢朝的建築技術,怎麼建啊?太難了!
三門峽河段是個天然的束水衝沙之地,可下游河段流速緩慢,所以泥沙在洛陽那段淤積極為嚴重,只用河堤約束,必然會形成地上河,這是黃河天生的問題,必須人為製造洪水,幫助那裡排沙清淤。
道理他明白,技術跟不上呀。
劉襄很煩惱。
曹操目瞪口呆,你嘴裡說的是人話嗎?大壩他知道,攔河他也明白,可怎麼攔黃河呀?那是人力能夠做到的?還人為製造洪水衝擊河道淤積,你是要瘋啊!
他不知道怎麼勸,也不知道該不該勸,索性閉口不言。
劉襄揉了揉太陽穴,煩惱這個沒有用啊,先記下來,等技術積累到那個地步再說吧,就算有生之年達不到,也可以寫下來給後輩做個參考嘛。
現在沒必要糾結。
念及於此,轉頭說道:“調沙工程以後再說吧,先用寬河固堤的辦法治河,重建洛陽之時,河道兩岸十里之地的農田,全部劃為官田,以便築堤的時候直接就可以動工,省得麻煩,下游那邊的冀州、兗州已經在調整了。”
“還是將軍想得周全。”曹操拍了個馬屁。
“走吧,先頭部隊已經過了谷城,快進入北崤道了,咱們趕緊追上去吧。”
洛陽通往關中的陸路通道,必須經過黃河與洛水中間的崤山山區,山中有天險函谷關,所以這條路線被稱為崤函通道。
崤函道以三門峽為中心,三門峽以西只有一條通道
為您提供大神釜中囚的《三國:我被黃巾裹挾了》最快更新,!
第四百四十八章 賈詡肯定有陰謀免費閱讀:,!
『』 ,最快更新最新章節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