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百二十二章 蒙學計劃的開端(第2/2頁)
章節報錯
兩人都沒提送去長安的事情。
劉和作為小輩,沒人問他,自然不會開口。
特意被劉襄留下的田疇和諸葛瑾,知道事情重大,也不敢開口,靜靜的等著他回答,特別是諸葛瑾,難掩震驚之色。
傳國璽啊,在迷信的漢代,影響力非常大,四百年傳承,賦予了它大漢正統的神性。
在幾人的注視之下,劉襄摸了摸印璽上的龍角,輕聲說道:“天命在我,但天時未至,當秘而不宣,積聚實力,這個天下,姓劉,以前如此!現在如此!今後,也會如此!”
劉虞鄭重的揖手為禮:“山河破碎,社稷傾覆,還需將軍再興大漢,此為我劉氏之幸也!吾必三緘其口,保守秘密,追隨明主,共彰大義。”
劉和、田疇、諸葛瑾隨即行禮:“謹守辛秘,絕不洩露,追隨明主,共彰大義。”
劉襄點點頭:“還天下太平,為我平生志願,望諸君與我同心協力。”
“殫精竭力,死而後已!”
目的達到,重新收好玉璽,他轉頭看著諸葛瑾說道:“任命諸葛瑾為符節令史,掌管符節印璽。”
“末吏遵令。”
傳國璽、幽州牧的大印、驃騎大將軍的大印、朝廷的符節,這些都很重要,交給諸葛瑾保管,是為了拉攏一下人心,讓諸葛家真心的投入到自己的麾下,而不是不情不願的敷衍做事。
他還指望有一天能被諸葛孔明輔佐呢。
至於諸葛瑾會不會偷走傳國璽?那是無稽之談,保管也是保管在勤政殿裡,殿門、宮門的守衛又不是擺設,他們全家都搬到了鄴縣,能往哪跑?
他其實也不怎麼害怕洩露訊息,保密只是因為謹慎慣了,不想節外生枝而已。
只要不在大庭廣眾之下展示,有幾個訊息傳出去,劉襄並不在意,他不承認就行,也沒想著現在就用傳國璽稱帝,別人能拿他怎麼樣呢?
歷史上的孫堅洩露了訊息,袁術敢施壓,想強奪,那是因為孫文臺是袁公路的屬下。
但也止於施壓,沒有真的動手,孫堅硬說沒有,就算有人證,袁術也沒有真的硬搶,其他諸侯有覬覦之心,也沒真的動手。
後來是孫策拿玉璽換兵馬,傳國璽才到了袁術的手上。
劉襄跟歷史上的孫堅不一樣,就算有人懷疑,誰敢逼迫他?找揍嗎?
而且沒有真憑實據,未必有幾個人會信。
關於他的流言多了去了,民間普遍認為他身高一丈,腰大十圍,一頓一頭牛,一口氣能吹死一片胡人。
吹牛逼他會,吹死人真不會。
鮮卑那邊傳說他吃人心,羌氐部落說他是騎著火馬而來,跨著白馬而走的神威天將軍。
但該打的仗照樣打,也沒見他們跑過來投降。
還有人傳說他會法術,能召喚雷電,能御龍殺敵,鮮卑單于就是被他駕馭的黃龍咬死的,那龍還順便吃了五萬胡人。
但凡智商正常的,誰信這話?曹操、袁紹、董卓他們要是信了這話,那還打個屁啊,劉襄原地登基就行了。
不止是他,其他諸侯也是謠言遍地,好的壞的都有,這個是長蟲轉世,那個是老鷹投胎,這人身具異象,那人出生離奇,反正都不是正常人。
張魯他姑姑不婚而孕,生了卷經書,他女兒也不婚而孕,生了兩條龍。
這種流言太多了,時代就這樣,都興這個。
再說了,傳國玉璽象徵著正統,沒有哪個傻子會滿天下的宣傳劉襄有這個,因為結果誰都把握不準,很可能會幫助他聚攏人心,那就是資敵了。
為您提供大神釜中囚的三國:我被黃巾裹挾了最快更新,為了您下次還能檢視到本書的最快更新,請務必儲存好書籤!
第四百二十二章 蒙學計劃的開端免費閱讀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