酸棗聯軍有使者求見。

來的人叫臧洪,廣陵郡功曹。

臧洪在士人中的名氣挺大的,十五歲入太學,以才學聞名洛陽,二十歲舉孝廉,成為三署郎,跟劉繇、王朗一批被外選為縣令,聽說為官幾任,受百姓愛戴,官聲不錯。

去年董卓亂政,他就辭官回到了家鄉廣陵,被廣陵太守張超徵辟成為功曹,郡中大小事務皆託付於他。

再後來,董卓野心越來越大,臧洪就勸張超起兵討賊,兩人募集兵馬兩萬,北上陳留,找到張超的哥哥張邈,準備勸他一起起兵,那時候,橋瑁才剛剛發三公矯詔。

討董聯盟第一個起兵的,其實是臧洪和張超,酸棗會盟之時,也是他登臺領誓。

這人來找自己,不知道會說些什麼?劉襄挺感興趣的。

飯都沒吃便在前衙接見。

可第一句話就讓人反感,臧洪居然開口訓斥。

“劉使君身為漢室宗親,董賊亂政,鳩殺少帝,卻無動於衷,反而撤兵,不覺得羞愧嗎?”

“不覺得!”劉襄在心裡面回答,你們縮在酸棗不動彈,哪有臉說我?雙標狗。

“臧子源有話不妨直言,何必學狡辯之徒,開口便大言相欺。”

“劉使君擁兵十萬,怎能坐視董賊禍亂朝堂?不如與我等聯盟,共同出兵擊賊,還天下以太平。”臧洪聲情並茂,義正言辭,要不是酸棗聯軍始終按兵不動,劉襄真的會被他感動。

“吾已經出兵黃河北岸,也擊殺了逆賊李儒,你們做過什麼?聽說在酸棗每日歡宴,有何臉面來此見我?吾憑什麼與一幫酒徒結盟?憑你們是酒囊飯袋嗎?”

劉襄一點都不客氣,他有點討厭臧洪了,估計名聲都是士人吹捧出來的。

這話跟指著鼻子罵人,就差幾個點綴其中的骯髒詞彙,可臧洪反駁不了,人家說的都是事實,他心中羞愧,真想掩面而去,但是酸棗聯軍缺糧,他是來求糧的,任務艱鉅啊,不能話還沒說就走。

只能辯解道:“盟主袁本初未至,我等不好擅自動兵,兵兇戰危啊,各部無法統一協調,容易被敵軍各個擊破。若是折戟沉沙,反會助長賊人兇焰,那就有違討賊的初衷了。”

這話可能會唬住一些人,但騙不了劉襄,不敢戰就說不敢戰,找那麼多借口,討董聯盟各懷心思,袁紹來了也統一不了。

“那你們就老老實實的等袁本初到來唄,你我井水不犯河水,放心吧,吾不會出兵打你們,畢竟都是義士,雖然膽子小了一點,但大節不虧。”劉襄出言諷刺,其實就是想把人氣走。

他原以為酸棗那邊會有什麼好提議,這個名士臧洪也會有什麼精彩的謀劃,現在看來,名不副實,也沒什麼便宜可佔,那就沒興趣再談下去了。

想忽悠他出兵?他又不是孫堅那個二傻子, 會傻了吧唧的幫你們拼命。

想屁吃呢!

臧洪還是要臉面的,後面的話再也說不出口,掩面而去,落荒而逃。

這麼一看,這人也還行,最起碼知道羞恥。

“來人,傳令步兵營左司馬,攜本部四千步卒南下朝歌,與胡騎營配合,盯住河內王匡。”

“傳令太史慈攜雲帆營新式戰船,在河面解封之後,進入黃河河道,以黎陽為中心,巡視上下游。”

“傳令關羽在黎陽建築水寨,等候太史慈增援。”

劉襄再次加強了南線防禦。

自前年七月份開始,以鐵樺木為龍骨和船底的槳帆戰船,就開始製造全尺寸大船。

船長十二丈,寬一丈八尺,船舷高三丈,空船入水一丈四尺,換算成現代的標準就是長28米,寬4米,船舷高7米,空船入水3米多點。一櫓,雙桅,十對槳,前置精鋼包裹鐵木的撞角,船首佈置了一架三弓床弩,可載槳手二十人,水手十人,戰鬥人員二十二人,補給一百石。

平常海況,一個時辰可行四十里,順流逆流、順風頂風皆可行船。若二十個槳手死命發力,一刻之內,速度可翻三倍。

比漢代的艨艟大,但比不上鬥艦和樓船,但速度和靈活性要高出一大截,畢竟是尖底船。

就是小溝小河過不去,內河只能走黃河、漳水等等大河。

到現在為止,已經有二十二艘服役。

新擴建的四個造船乾渠已經投入使用了,今後會以每三個月八條的速度下水,在龍骨技術沒能突破之前,這種槳帆戰船就是劉襄麾下水軍的主力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