盜匪上門的時候,看你們怎麼辦?

主公缺錢的時候,也有你們好受的。

“啟稟主公,當派人查實,傳播謠言者下獄治罪。”他直接進言,根本不怕得罪人。

“給他們一次改過的機會吧。”劉襄的食指輕輕敲擊著條案,思索片刻道:“典韋,派人給每家大戶送一把制式戰刀。”

說完又強調了一句:“著宿衛送到各家家主手裡。”

四、五十把刀而已,他出得起。

就是不知道,那些人家出不出得起人頭?

後續各家怎麼執行的家法,劉襄不關心,反正流言是止住了。

民間的事情比較繁瑣,軍隊就簡單多了。

鉅鹿郡有守軍一萬六千人,各傢俬兵部曲兩萬七千多人。

裁汰老弱及家中獨子,兄弟一起從軍的,裁一人歸家。

一大半人被清退,剩下將將兩萬,劉襄認為這些人還是一群歪瓜裂棗,再從其中選敢戰之人一萬,打散編入冀州守備軍團,其餘之人充任民夫。

如此一番動作,趙雲在魏郡領兵三萬,劉襄在鉅鹿郡領冀州軍團兩萬,中軍步騎三萬有餘,還有民夫兩萬多人。

周倉這個冀州軍團的實際統領,身邊只有百餘親衛,而這傢伙果然又出么蛾子了,他帶兵跑到兗州東郡去了。呈文說,兗州黃巾邀請他過去抵擋官軍,現在已經收編了八萬多人,青壯超過了三萬。

兗州東郡在冀州魏郡和清河國的南邊,橫跨黃河,大河兩岸都有地盤,周倉趁著封凍已經過河。

可他現在怎麼回來?

黃河已經解封了!

呈文擺在了沮授面前,他現在被劉襄拜為軍師祭酒,看完這封類似於戰報的呈文,再加上最近了解的安平軍軍制,沮授後怕不已。

他仔細的算了一下,主公進入冀州的兵馬有八萬人,幷州還有四萬守備軍團, 前後左右四軍兩萬人,遼東長史府一萬三千人,度遼營五千人,長城防線一萬人。

不算臨時收編的八萬黃巾,主公麾下已經有大軍十六萬八千人。

水軍的那些水手還沒算在內。

前幾天自己還在算計怎麼抵抗這支軍隊?果然,無知者無畏!

慶幸、後怕,五味雜陳。

轉念一想,幽州十一郡,幷州三郡,冀州五郡,七百多萬人口,養這麼多兵馬,負擔太重了吧?可主公治下賦稅極輕,黔首安居樂業,還有餘財改善生活。

怎麼做到的?

“主公如何做到的?”他秉持著好學的美德,不懂就要問。

“啊?”

劉襄莫名其妙,讓你看周倉拉攏的黃巾,想想後續的隱患,要不要把他們接回來,你問的什麼鳥問題。

“主公如何養起這許多軍兵,還不使民間負擔加重?”

“抄家唄!”

劉襄解釋道:“世家豪強極其富有,正好拿過來養兵,軍隊強大之後,就能抄更多的家,然後建更強的軍隊,如此迴圈,軍隊自然強大,黔首也能分田種地,既能安居樂業,也可提供糧草。”

說完他忍不住讚歎了一句:“世家豪強都是好人!”

又意味深長的看著沮授說道:“可惜鉅鹿有公與這樣的聰明人。”

沮授都不知道怎麼回答了,這種擴軍的模式,怎麼看怎麼像蝗災過境,但總覺得不太對。

他需要細細的思考,才能把握這支軍隊的軍情,才能指揮部隊,如臂使指。

幽、並、青、冀,霸業可期,自己要從龍而起,一展心中抱負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