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百九十九章 趙雲有小情緒了(第2/2頁)
章節報錯
他擔心城裡的百姓,是因為上黨郡的社會結構有問題。
幷州的上黨郡離洛陽很近,過了黃河就到,太行陘南端出口的天井關,距離洛陽不到兩百里,跟現代的燕郊到北京的距離差不多。如果不考慮太行山和黃河的阻隔,騎兵兩日之內就能打到洛陽城下。
距離京師這麼近,政治地位自然很高,士族的力量極其強大,大大小小的政治世家盤根錯節,自耕農幾乎絕跡,黔首早已淪為各大家族的奴僕、佃戶。
不但百姓被壓迫得嚴重,地主豪強也沒什麼生存空間,這裡是士族的地盤。他們願意支援你,你就能在很短的時間之內,拉起大軍,聚起錢糧。若他們不願支援你,這裡就是泥潭,要人沒人要錢沒錢,什麼都做不了。
跟上黨郡一樣情況的還有太原郡,百姓要麼依附世家,要麼逃入山中成為山民,黑山軍的很多兵卒都是逃入太行山的幷州百姓。
這樣的社會結構,造成了壺關城裡的百姓都是依附世家而活,都有親人在劉虞的軍隊之中,很難為自己所用,幷州大軍攻城之時,城裡的人肯定會通風報信,說不定還會有其他的么蛾子。
不看住他們會是極大的隱患,派人看守又會牽扯兵力,他有點為難。
壺關東依太行山餘脈,西臨太嶽山餘脈,城邊有濁漳水支流自西南向東北流過,兩山夾一水,確實能擋住北方的大軍,但就怕小股部隊穿插到南方偷襲,所以西面二十里的屯留縣也得分兵佔下來,用以截斷敵人的偏師南下。
統共一萬兩千人,分兵據守、看押俘虜,盯住百姓,雜七雜八一分派,還能有多少人專心守城呢?
敵人可是七八萬的青壯,兵力幾倍於他,不能掉以輕心啊,他可不想在壺關栽跟頭。
張郃、徐榮要盯住白波黃巾,周倉所部也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趕到,他雖然勝算不小,但可不想犧牲太大,所以要儘量杜絕隱患。
“若是讓百姓出城去南方躲避兵災,子龍覺得如何?”他想聽一聽趙雲的想法。
“主公,城中多有敵軍家眷,他們必然投鼠忌器,戰意不盛,何必放出城去?那些婦孺能有什麼威脅?”趙雲不以為意。
“敵軍七八萬人,有家眷在壺關的也就幾千人,更多的人還是想突破關卡,回到南方諸縣。幷州軍領兵的都是世家子弟,沒幾個家眷在壺關城裡,他們不會在意這些百姓的。吾不想讓城裡的百姓牽扯咱們的兵力,也不想他們浪費城裡的糧食,一旦接戰,補給線就斷了,咱們還得指著這十三萬石糧草過活。”
趙雲想了想,是這個理。
“請主公下令,如何處理這些百姓?”
“明日出榜安民,告訴百姓可以出城去南方諸縣躲避兵災,記住要掐斷北上的路徑,只許他們南下。還有,多派斥候探查屯留情報,這幾日一定要拿下屯留縣城,分偏師駐守,小心戒備敵軍分兵從山路偷渡。”
“末將遵令。”
“派人扮做南下的百姓,混入長子縣探查,看看上黨太守張琦的動作。弄清楚他還有多少兵力,是要南下抵禦周倉所部,還是北上夾攻咱們,若有機會,吾想拿下長子縣城。”
長子縣是上黨郡郡治,拿下之後,其餘幾縣或能望風而降,周倉就能快速支援壺關,補給線也會再次建立。
這樣才能更加穩妥。
他不想跟劉虞和白波聯軍的十幾萬人野戰,所以冒險分割他們,但不代表他喜歡弄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