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百八十一章 不甘心(第2/2頁)
章節報錯
劉襄嘆了口氣,知道崔奕是擔心他的安危,帶著幾個人就去偵查,這種危險的事情他其實不想做,以前可是不止一次的嘲諷過李二,探查敵情差點被人活捉的事情可不是主君該有的行為。
可沒辦法,現在孤軍深入,每一戰都得仔細思考,必須瞭解戰場細節。
一邊嘲諷李二不該犯險,一邊自己也不止一次的犯二,人生啊,處處都在打臉。
“一起就一起,別拽著了,拉拉扯扯的成何體統,我可沒有龍陽之好。”
劉襄報怨了一句,命嚴綱暫領大軍,五個人便出發了。
一路快馬加鞭,不多時就看到了國內城。
這地方當時是怎麼找到的?太適合打防禦戰了。
他覺得牙疼。
國內城坐落在馬訾水河畔,位於通溝平原的西側,城北兩裡便是是禹山,西面60米處是通溝河,河道在城下拐了個彎,從南門處流過,向東注入了馬訾水。通溝西岸是七星山,山中建了一座尉那巖城,距離國內城將近五里,是其衛城。
山水環繞,兩城相依,不好打。
河道東岸的龍山反倒可以忽略,這個地形已經夠難為攻城方了。
劉襄都不知道攻城大軍的營地應該擺在哪裡。
在通溝南岸立營,每次攻城都得渡河而戰,若在北岸立營,補給線又容易被斷。
能被攻城方利用的空間太小了。
相對於地形來說,城池本身就不怎麼樣了,學的是大漢北境小城的營造模式, 城牆是夯土建築,周長四里多點,牆高三丈左右,開了四座城門,門上建有雙層的城樓。
不瞭解情況的,誰知道這是一個國家的王都,頂天算是個北方的上縣。
西邊的尉那巖城都比他有氣勢,依據山勢而建,城壁用雜石砌就,牆面麻麻賴賴,形狀七凸八拐,有溪水自南門流出,裡面肯定有水源,一副擺明了就是要醜死你的不好惹的樣子。
“入他個孃的,這怎麼打?”崔奕發表了一下對高句麗王都的讚歎。
怎麼打?
劉襄也有點麻爪。
知道它不好打,可沒想到這麼不好打。
河道旁邊的平原能種地,兩條河水能捕魚,背後的山裡能打獵,補給怕是不缺,有山城做臂助,山裡還自有水源,沒有圍困的條件。
即便大軍出征在外,王都也不可能一點守軍都不留。
不用多,一兩千就夠用。
騎兵衝城有河道阻攔,可以放棄了。
偽裝商隊伺機奪門的話,口音、神態怕是出入太大,成功率估計不高。
劉襄掃了一眼城外平原上的民居,這裡是要納入幽州版圖的,驅當地百姓做炮灰的事情,他不太忍心,而且對後續的治理弊端太大,不到萬不得已,不能動用這種手段。
他帶著兩萬多騎兵孤軍深入,補給還能吃半個來月,本想依靠水軍運送,結果雲帆營還掉了鏈子,現在都不知道在哪呢。
缺少大將統領就是不行啊。
怎麼辦?
難道要調頭回去?
不甘心吶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