江水西岸山巒疊嶂,溝谷縱橫,三萬大軍就地隱藏,劉襄返回的時候,已經到了凌晨。

這一路他心情沉重,一個字都不想說,最明智的選擇,當然是趁著補給還夠,士氣未跌,調頭返回,等攻滅高句麗的主力再引兵東進,一個地方一個地方的打回來。

可不甘心啊。

帶著將近三萬騎兵,疾馳六百多里,難道是過來偵查地形的嗎?

就這麼灰溜溜的回去,他辛苦經營的“名將”人設,怕是會崩塌。

返回玄菟就得跟駐守營寨的四萬大軍死磕,高句麗人不是軟腳蝦,傷損小不了,安平軍的老兵都是這些年辛辛苦苦帶出來的,他捨不得。

快要天亮了,時間不多了,得儘快做出決定了。他靠著山壁坐在赤菟的身邊,頹喪的嘆了口氣。

“哼~哼”赤菟用頭拱了拱劉襄,似乎是在安慰他。

這種事情一般是白犧喜歡做的,可這次出兵沒有帶著它,白犧懷上小馬駒了。

“辛苦你啦,這一天就沒歇著,來來回回跑了一百多里。”捋了捋赤菟的面頰,劉襄對它也是對自己說道:“會有辦法的。”

“我會想到辦法的!”他加重語氣再次強調。

“沒有攻不破的城池。”他在給自己打氣。

強攻硬打肯定是不行的,沒有攻城器械,補給不足,烏桓騎兵也不擅長攻城戰。

怎麼才能在短期之內拿下堅城險關呢?

《周易》有云:大人虎變,其文炳也;君子豹變,其文蔚也。必須順時而變,且要快速做出決定。

城池不好打,那就打人心,補給跟不上,那就吃敵人的。

他決定先詐一下國內城的守將。

思路一開啟,各種奇思妙想便一下子湧上心頭,等他仔細的梳理了一番,天上已是朝霞遍佈,旭日躍出地平線,像個大號的溏心雞蛋黃,看著就美味。

部隊吃過朝食在河岸邊上整軍,安平軍所部騎士自然佇列嚴整,難樓部就不用指望了,亂糟糟的拖出去五里地。

“主公,軍中士氣高昂,將士求戰心切,某願帶人疾馳而行,趁敵開城進出之時,衝擊城門。”這是崔奕想出來的辦法。

嚴綱反對:“某為越騎主將,輕騎突進自然由嚴某領兵。”

劉襄否決了這個戰術:“不用爭了,河道橫在城池之前,輕騎衝城提不起速度,只是徒增傷亡罷了。再說了,無法確定敵人是否有所防備,貿然衝城不是明智之舉。”

“如何攻城,請主公示下。”

“大軍起行,正常行軍即可。”

雖然是長途奔襲而來,但誰規定必須打快呢?疾衝猛打不過是思維慣性罷了。

部隊開始行軍,他叫過柳毅,問道:“你見過故國川王嗎?”

“回稟將軍,這兩年被抓為奴隸,沒見過什麼大人物。”

“底層百姓能見到他們的大王嗎?”

柳毅搖頭:“很少人能見到,高句麗五部族群,奴隸多平民少,不但王不常露面,其餘四部的大加也很少出現在百姓面前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