劉襄突然感覺有些心酸。

荀或溫和的外表之下,有著一顆極其驕傲的內心,可他現在看著自己的目光之中,透漏著緊張和遮掩不住的哀求。

何至於此啊!

劉襄相信,若是待在牢中的是荀文若自己,那麼他是絕對不會露出此等模樣的。

會一如往日般的澹然吧?

自己已經把他逼迫到這種地步了嗎?

真是,讓人忍不住的為他感到心酸吶。 無錯更新@

“唉!”劉襄嘆息一聲,這些年荀或兢兢業業的打理政務,頗有建樹,自己率大軍出征,後方從無錯處,荀文若出力很大,功勳卓著。

今天看他這種樣子,實在是於心不忍。

“文若,待會持我令諭,把陳長文接回家中吧,明天帶來見我便可。”

陳群的生死,無關大局,就當給這個心腹之臣一個顏面好了。

“謝主公恩典!”荀或覺得把握住了主公的愛才之心,所以他想要得更多:“潁川鍾繇、濟陰魏諷、東海王朗、左馮翊張既、清河崔琰、山陽王粲、汝南和洽、河東衛覬,皆當世人傑,主公何不撥冗一見?”

他知道這樣有些心急了,不是舉薦人才的好辦法,可不急不行啊,這些人隨時會性命不保。

“文若心緒已亂,先回去休息吧。”

劉襄知道這些人都有才華,世家子弟打小接受教育,他們的成才率當然比寒門小戶要高得多,那些黔首小民更是不能比。

但他有自己的打算,用陳群給荀或一個恩典,已經夠了,至於殺誰放誰,容不得別人置喙。

“主公,人才難得,白白陷於獄吏之手,著實可惜。”荀或繼續勸說,他不想放棄,能救一個是一個。

“此事我自有打算,文若把心思放到政務上為好。”劉襄沉下臉警告了他一句。

抓捕計程車族之人,當然不會不明不白的全部斬殺,那就太粗暴了,需要收集證據,讓每一個人都“罪有應得”,把所有的桉子都辦成鐵桉,這才是政治清洗。

否則就是屠殺了。

他想消減士人集團的力量,也做好了承擔一些惡名,被士子咒罵的心裡準備,但是,他還不想背上暴虐的名聲。

執法嚴苛和性子暴虐,這可不是一個概念,暴虐的名聲會激起民間的恐懼,會讓一些不明事理的底層百姓與他離心離德,那事情就搞大發了。

有違他的初衷啊。

垂下眼瞼,無視了荀或的懇求之色,寫好釋放陳群的諭令,吩咐道:“改組官制,權職劃分,你當細細思考,寫個冊子呈上來,回頭還要與眾人商議。回吧,多餘的話我不想聽。”

“唯。”荀或心情低落,無奈的行禮告退。

待他退出殿外,劉襄也無奈的嘆了口氣,政治清洗這事,還得自己親自下場,手段不夠高明啊。當初為了不暴露短板,一直避免在官場廝混,政治手腕還是差點意思。

….

本章未完,請點選下一頁繼續

凡事有利就有弊,著重培養軍隊,自己的軍略鍛練得不錯,政治方面就知道以勢壓人了,有點不夠用啊。

要不,培養幾個“女幹臣”出來?

他需要背鍋的人才。

是在寒門子弟之中選幾個倖進之臣?還是培養幾個跋扈的勳貴或者外戚?要不要提拔幾個酷吏呢?

這些手段都能幫他達到清理世家的目的,可也容易帶壞官場風氣,這個度不好把握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