交州對劉襄來說,最重要的就是遠洋航線,所以作為門戶的蒼梧郡,連線海路和內河航道的南海郡,以及控制海上航道的合浦郡,這三個地方必須抓在手裡。

為此,他在南海郡的番禺縣放了大小戰艦六十艘,留周泰掌控此地,可為了正在規劃的軍政分離,自現在開始,就不能任命領兵將校兼任太守、刺史等等涉及民政的官職。

那麼,南海郡的太守就必須是個耍不起威風的人物,以免掣肘周泰,邊郡之地還是要以軍隊為先。

吳巨這個被脅迫著投降的蒼梧太守,就是個不錯的選擇,降將沒人權啊,這位投降的太守必然是不敢大聲說話的,放到南海郡,只有配合周泰的份,絕對不敢炸刺。

「記錄,調任吳巨為南海太守。」劉襄吩咐了一聲秘書丞諸葛瑾,他要仔細思考一下交州七郡的官職安排。

這場戰事的詳細經過,他已經看過荀諶、關羽等人的表奏,從多方面有了大致的瞭解,首功非甘寧、蘇飛莫屬。

沒有這兩人開啟廣信縣這個交州的重要門戶,想拿下交州就得強攻硬打,不可能像現在這般順利。

這樣的大功,必須重賞!

對內激勵士氣,對外展現胸懷。

看,連蘇飛這樣的新投之人,只要有功,就能登臨高位,他的現在就是你們的未來。

多有蠱惑性!

這個榜樣得立起來。

「記錄,任命蘇飛為蒼梧太守。任命甘寧為交州督軍,負責組建交州守備軍團,兵員編制兩萬,可於益州招募兵卒。」

交州臨海,位於兩廣丘陵,境內山林遍地,重要城池皆在河海之畔,所以領兵主將既要擅長水戰,也要熟悉山地戰,出身巴郡的甘寧是個不錯的選擇。

給他在益州招兵的權利,是為了讓他在老家拉一波人,快速形成戰鬥力。交州守備軍團最大的任務不是應對外敵,反而是震懾本地的土著。

官職改為督軍,是督導一州軍事之意,大漢十三州,每州守備軍團的主將都改成了督軍,節制各個郡縣郡尉、縣尉,掌控一州軍權。為的是把調動軍隊的權利,從太守、刺史、縣令手中收回,實現軍政分離。

各州守備軍團後續會經歷一次調整,五處邊疆幽、並、涼、益、交,還有司隸,兵員編制為兩萬,其餘內地七州裁軍,兵員編制降為一萬,大漢的守備軍團消減為十九萬人。

按現代來說,這些屬於乙種軍團,負責剿滅境內盜匪,維護地方穩定,輔助主力部隊作戰,邊疆的守備軍團還要負責一定的烽燧輪戍。

有乙種當然有甲種,甲種軍團包括駐紮在益州的無當飛軍,長城防線的重要關塞駐軍,以及金川衛,度遼營,遼東長史府和西域長史府的駐守部隊。

這一部總計兵員七萬人。

甲種軍團之上是上四軍,也就是將來要駐守四京的前後左右四軍,總計四萬人,以後會不會增補,劉襄還沒想好。

地位最高的當然是禁軍,南北兩軍共有兵員五萬一千人。

北軍五營步騎一萬五。

其餘劃為南軍,各有各的任務。

負責監督百官的一萬錦衣衛;

負責培養軍官的千牛衛,人員無定額,現有兩千人;

負責駐守宮城的八千期門軍;

負責長安城防的八千金吾衛;

負責守衛皇帝的七千五百羽林軍;

負責隨侍皇帝的三百虎賁軍;

培養熱武器軍官的神機營,現有一百零五人。

非御駕親征,南軍基本不會大規模出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