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五百四十一章 戰事起波瀾(第2/2頁)
章節報錯
若是能成,自然皆大歡喜。
假如,不幸死在城中,皇上必然會念及他的忠誠,善待他的子孫。
如今大勢已定,漢室中興,皇上統一天下,不可違逆,宗室得順應潮流,老老實實的過日子了。
他的這些心思,劉襄是不瞭解的,也用不著去了解,壽春城高池深,糧草充足,城中萬餘大軍,幾萬青壯,防禦很是堅固,這就是個血肉磨盤,不好打。
如果劉邈願意投降,他不可能拒絕。
隨著劉寵進入城中,壽春的戰事暫時停頓。
可淮水這邊的戰事停歇,南邊的長江之上,卻打得異常激烈。
甘寧天天演練舟師,確實唬住了赤壁水軍一段時間,可隨著廬江全境陷落,三郡聯軍都坐不住了。
廬江將士的家眷落入敵手,回家的呼聲最高。
九江人害怕步廬江後塵,也催促著要回家。
聯軍主帥是丹陽太守周昕,他知道壓不住,必須得回軍。
「匆忙回軍必然被敵人銜尾追殺,兵卒一心歸家,難免慌亂,大敗虧輸不遠,我等皆有葬身魚腹之禍,不如大戰一場,擊敗敵軍舟師,再從容而退!」
他這話,說服了聯軍的領兵將校,眾人一致決定,打一場水戰再退。
可怎麼打,又犯了難,他們沒有信心擊敗朝廷舟師,否則早就打過去了。
在他們犯難的時候,張羨的使者到了。
廬江陷落,淮水防線即將崩潰的訊息傳到了長沙,張羨明白,憑他一個人是守不住長江的。
此前覺得朝廷的水軍沒什麼威脅,黃祖也跟他不對付,自然能穩坐釣魚臺,可短短兩個月,南郡、江夏、廬江三地陷落,朝廷的兵鋒如此犀利,把他驚得不輕。
再作壁上觀,那就是傻子了。
兩方一拍即合,要覆滅朝廷的水軍。
九月下旬,赤壁舟師大規模起航,兵鋒直指尋陽,甘寧不能坐視不理,尋陽沒有水軍,全靠三道橫江鐵索阻攔船隻,要是沒有他的牽制,根本攔不住。
一開始只是小規模的交鋒,甘寧所部雖然只有敵人一半的船隻和三分之一的兵力,但佔著上風上水的優勢,又是銜尾追殺,戰果頗豐。
斃敵上千,燒燬、繳獲百餘艘大小船隻。
若是戰鬥一直如此,他有信心拖住敵人東歸。
全殲敵軍的事情他當然想過,可那不現實,他的戰船太少了,精銳兵卒只有自己那幾百個老兄弟,再怎麼狂妄,也只能想想。
可戰事的轉折,發生在西陵南部的江面上。
周昕集中所有戰船逆水反攻,五百餘艘大小船隻不計傷亡,逆風逆水而上,兩岸江邊還有千餘艘輔助船隻意圖包抄。
甘寧發覺不妙,立即下令後撤,可惜為時已晚,上游千餘艘大小船隻堵截而來。
戰船、兵力、風水全部落於下風,幾千艘敵船把他們圍在了中間。
帆如垂雲,船似城壁,甘寧所部就像被大網纏住的鯉魚,躲無可躲,避無可避!
這一戰,江水飄紅百餘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