劉寵隻身入壽春,與劉邈相談一個上午,正午之時,城門大開,九江太守劉邈捧著印綬、黃冊,帶領屬下官吏,出城投降。

劉襄依禮接受投降,轉封其為開陽縣侯,食邑七百戶。

開陽是劉邈的家鄉,這個封賞,讓他安心了不少,愉快的回家養老去了。

劉寵也極為開心,陛下優待宗室,他心中的大石落地,於慶功宴上放棄兵權,請求回陳國歸養。

這個行為,不僅僅是三萬兵馬的歸屬權,而是代表著七國聯盟正式投誠,七王放棄兵權,歸於朝廷管轄,以後要接受宗正的監察,而朝廷可以名正言順的派遣國相,管理他們的國土。

能平順的收回七國國土,劉襄很高興,雖然賦稅還進不了國庫,可宗***早已實行爵位考核法,慢慢的削藩就是了,他不著急。

九江傳檄而定,江北只餘呂布一根獨苗,劉襄覺得沒必要帶著九萬戰兵去廣陵,該分一路兵馬渡江南下了。

不是看不起呂布,是沒有必要。

且大戰之後,逃兵不少,也需要派些兵馬梳理一下地方治安,接手地方政務的官吏也快到了,分田的時候,也需要一部分的戰力作為震懾。

所以,他一直在考慮麾下軍隊的安排。

最終決定,將陳王移交的三萬大軍劃入關羽麾下,其部五萬人南下合肥。

「雲長,你部任務繁重,清剿盜匪,安定補給路線,加固合肥城防,擴建府庫,建立進攻丹陽的物資轉運中樞,打探南岸的情報,還要震懾九江和廬江的形勢,辛苦了。」

關羽屬於那種你委託給他重任,就是瞧得起他,任務越重,他越高興的人,這次統兵去合肥,雖然瑣事不少,可渡江南下的先鋒,跟明說差不多,必然不會交給別人。

他眯著丹鳳眼,臉上放光,鄭重的拱手一禮:「陛下儘可安心,些許小事,交與末將便可!」

這驕傲的勁啊,有大意失荊州那味了,劉襄笑了笑,並不在意,有前軍軍師戲志才幫襯,倒也不會出現什麼錯漏,兩人共事多年,磨合的不錯,用不著擔心。

用這兩位,再帶著個幼年期的魏延,去打一些山賊水匪,草寇宗賊,那還不是手到擒來。

「好,如何行止,雲長可便宜行事,舒縣和居巢的陷陣營朕會發文調回,你派些兵馬過去接手城防。皖縣、尋陽的無當飛軍和樂進所部,由你節制。」

「末將領命,謝陛下信重!」

這是將廬江和九江戰區完全託付給他,關羽越發高興,陛下果然識人善用!

雖然說是派關羽所部南下,但先一步離開壽春的反而是劉襄,他率領四萬大軍,三萬民夫沿淮水東進,要去鍾離縣,在那裡建立前進基地,然後兵進徐州,攻伐呂布。

大軍曉行夜宿,於九月底趕到目的地,城中駐紮不下,一部分兵卒正在城外紮營,史阿前來稟報:「啟稟陛下,吳景求見。」

吳景是孫堅的妻弟,孫策的親舅舅,並沒有在朝廷出仕,一直在老家吳縣待著。

「何事求見?」

「為陸康送信。」

「陸康。」劉襄輕聲唸叨了一句,劉虞想招降陸康,一直書信不斷,這事有年頭了,只是此人一直在觀望。江南反抗朝廷的聯盟,他也沒參與,倒是跟呂布幹了好幾架,一副死守吳郡,不許他人染指的模樣。

現在派孫堅的小舅子來送信,看樣子是做了決定了。

「帶進來吧。」

吳景入內,行禮拜見完畢,呈上書信。

果然如劉襄所料,陸康願降,請朝廷大軍入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