涿縣去隴關最好走的一條路就是南下常山國,走井陘去太原郡,順汾水南下河東郡,再轉道西南過長安至隴關,全程兩千四百餘里。

臘月二十二,調軻比能一千鮮卑突騎,調閻柔一千五百烏桓突騎, 調越騎營五百輕騎,再加上五百宿衛,共計三千五百騎兵,四千匹戰馬,三千五百匹馱馬,在涿縣聚齊。

這是他準備帶去涼州的部隊, 都是用熟了的騎卒,他才不會帶著一支隨時能夠叛亂的人馬遠征,拿小命開玩笑的事情,儘量少做。

出征的戰將,由趙雲、史阿護衛安全,徐榮作參軍,他在涼州從軍多年,地形和風俗都熟。

軻比能負責統領鮮卑突騎。

調張郃統領烏桓突騎。

太史慈負責統領越騎營五百輕騎。

留崔奕統管大軍,鎮守家園。甄逸為主,田疇為輔,管理民政。

中平三年,正月初三,天氣轉暖。

劉襄率三千五百騎兵過紫荊關走蒲陰徑,經飛狐道,直入幷州雁門。

目標張遼張文遠。

去年年初以幽州刺史的名義徵辟,結果被拒了, 怕壞了名聲,劉襄不能拿他怎麼樣。

現在手持朝廷詔令,徵召張遼從軍,他敢拒絕, 劉襄就敢殺他全家。

再過一年半載,張遼就會被丁原徵辟,送到何進手下,然後會被董卓收編,放入呂布麾下。

這經歷,真坎坷,劉襄準備發發慈悲,給他打上自己的記號,挽救他的職業生涯。

大軍進入雁門郡,繞過夏屋山,順??水逆流而上,來到了馬邑縣。

這裡就是張遼的家鄉。

為表誠意,劉襄親自登門拜訪,雖然心裡發狠,但表面上還是一副求賢若渴的樣子,徵召過來是要用其才能,不是樹敵找不自在的。

張遼在馬邑挺有名氣,縣中之人都誇讚其勇武,又聽說他們家都挺能打的。劉襄看著黃土磊成的圍牆, 灰突突的院落, 估計張家屬於窮橫窮橫的那一波人。

平難中郎將,幽州刺史,淥水亭侯,親自登門拜訪,攜帶禮物在門外等候,做足了禮儀,給足了面子。

張家所有成丁男子,二十餘人迎出門外,跪伏在地,大禮參拜。

族長張邁熱淚盈眶:“使君如此禮遇,張家上下感念恩德,但有驅使,絕不違逆。”

漢人講顏面,劉襄徵辟在前,登門在後,尊禮守儀,在這個階級森嚴的封建社會,沒幾個大人物能做到。

張遼今年十八,按現代的演算法是十七週歲,原是因為年紀小,不想離開家鄉去幽州闖蕩。

現在也是感動萬分,劉襄這種禮賢下士的做法,他以前可沒見過,年紀輕閱歷淺容易被忽悠,說話都帶著顫音:“使君如此看重,遼甘為鷹犬,以供驅使,凡有所命,履湯蹈火,死不旋踵!”

劉襄趕緊扶起眾人。

“快快請起,怎可如此折節,吾雖遠在幽州,卻也聽得張君勇武之名,去年派人徵辟,只因職責在身,不能入幷州拜會,實為遺憾。”

張遼剛要解釋為何拒絕徵辟,劉襄一把抓住他的手,打斷了他的話語,現在不是提拒絕徵辟的時候,趁熱打鐵的說道:“今年奉陛下詔令,帶兵去涼州平叛,路過太原,便特意繞路來此,見一見雁門張遼的風采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