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七十一章 平衡才能長久(第2/2頁)
章節報錯
只需要緩幾年,等遼東穩定,人多糧足,自然可以調整一下應對他們的態度。
現在面對的大勢力就這麼幾個,樂浪郡不在他手裡,半島東面和南面的那些小部落,暫時不用考慮。
主旨就一個,先讓自己變強,然後再一個一個的弄翻他們。
楊槯要照顧東方兩處防線,得在遼東郡的郡治襄平縣坐鎮,分兵在高句驪縣到西蓋馬縣,以及西安平縣到番漢縣屯駐,防區涵蓋大遼水以東的區域。
這裡是遼東地區糧食的主要產地,楊槯掌控這裡,才能彌補他與閻柔之間,能力和威望的差距。
不是劉襄陰暗,事先制衡總比事後攻殺要好,儘量減少屬下叛亂的資格,才有君臣相得的故事流傳。
完全放任,不做防備,太傻了,對誰都不好。
他並不是懷疑閻柔要反叛,相反,制衡他,才能更重用他。
閻柔的防區更大,責任更重,他是遼西太守,移駐之後要負責遼西郡、遼東屬國和遼東郡大遼水以西的一部分地域。
這片地域是壓力最大的地方,也是遼東駐軍戰力最高的地方。
他們兩個,至少得需要六萬屯田兵和兩萬機動兵力。
就看周倉能給他們裹挾多少人了,不夠的話,真的得給他們補充點人手。
周倉現在很高興,他一路橫推,攻城掠地,麾下之人越來越多, 戰果是真不錯。
最重要的,是沒有辜負主公的提拔。
他出身低微,大字不識,就只有一把子力氣,主公賞識他,提拔他為都尉,還讓他獨領一軍。
那可是六萬大軍,裝備齊全,各個精壯的六萬大軍。
主公這麼信任他,能不回報嗎?人得知道恩義。
所以他是卯足了力氣,要把這事幹得漂漂亮亮的。
一路東進,裹挾流民,攻破城池,先把地主大戶給幹了,有錢有糧的一個都不放過,清理完這些個害人精,錢糧往府庫裡面一存,等楊都尉到來,裝作敗退,留下老弱婦孺就走。
繼續下一個縣城。
留下老弱不拖累行軍速度,還是楊都尉給出的主意,不愧是老軍伍,就是細緻,每天趕多少裡的路,吃多少斤的糧,算得明明白白。
聽說這楊都尉是主公的元從,打主公起兵那會就隨在身邊了,果然厲害。
得了行家的指點,更加順利了,一個月不到,他就拉攏了三萬多青壯,算上調撥給楊都尉看守府庫的一萬黑山軍老兵,他這一路已經六萬多了。
老裴那一路已經掃平了兔子郡,人手可沒他的多。
周倉得意洋洋,他也拿下了遼東的治所襄平,剩下的就是五六百里外的西安平和西安平東邊的番漢,算是掃平了遼東郡。
那裡就不用他去了,他要接受楊都尉的詔安,換個旗號留守遼東。
按他的意思,乾脆大軍東進橫掃樂浪,十萬大軍,連天接地,嚇死他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