黑山軍的攻擊頓了一下。

敵人瞬間就衝了上來,鹿角被推翻拽走,營門被撞擊。

突然一陣歇斯底里的喊叫傳來,喊得震耳欲聾,喊得毛骨悚然:

“蒼天已死,黃天當立!”

“殺!殺!殺!”

一大群人發瘋一般無視敵人的武器,不要命的用長矛瘋狂捅刺,一邊捅一邊喊:“死!死!死!”

一人投命足懼千夫。

幾千人拼命相搏,本就傷損不輕的敵軍,更是心驚膽戰,慌亂撤退。

“別跑!來戰!”

要不是隔著寨牆,這幫人就要追上去。

看著敵人倉惶逃跑,這群人大口大口的喘著氣,回想著最近的所見所聞,感覺自己好像死過一次,又活了過來。

神上使雖然不會畫符齋醮,可他給百姓分田種地,想讓人吃飽穿暖。

造反不就是想吃飽穿暖嗎?

也不錯了。

大賢良師已去,黃巾已死,便以黑山之名活下去吧。

東門營地的黑山軍在蛻變,就是不知道, 全體黑山軍能不能蛻變成功。

敵人又攻了上來,迎接他們的是瘋狂的還擊,是不要命一般的搏殺,當初黃巾軍能鬧得這麼大,差點幹翻東漢朝廷,就是因為人多和不要命。

他們身無長物,武器簡陋,缺乏訓練,只有一條命能拼,也只會拼命。

精銳自然不怕敵人拼命,可遼東的兵馬怕呀。

他們攻營一天,毫無進展,留下兩三千具屍體,灰頭土臉的撤了回去。

第二天繼續來戰,同時攻打東、北兩面,城中守軍多次出城夾攻,都被頂了回去,公孫瓚冒險騎射襲營,仍然沒能建功。

帶著比第一天更大的傷亡,遼東聯軍狼狽的撤回營地。

強攻兩天,傷亡七八千人,兵卒厭戰,士氣低迷,一有機會就要逃跑。

逃兵越來越多。

公孫瓚帶著騎兵四處遊曵,抓了很多逃兵,全都砍了腦袋,掛在各處軍營,營門的地方不夠就掛在寨牆上,這才勉強穩住了大軍。

雖然嚇住了那些兵卒,可軍中士氣難以維持,根本無法作戰,只能閉門修整。

遼東聯軍在修整,安平軍在等待。

九月初六,劉襄接到戰報:攻克遼隊。

四面合圍已成,獵物已經入網。

“命令雲帆營及遼隊縣黑山軍,堵住大遼河,任何人不得過河。”

“命令周倉順渝水南下,堵住醫巫閭山入口,不能讓敵人逃進山區。”

“命令賓徒縣守軍潛行到敵營北方,於十裡外埋伏,堵住北上昌黎的路徑。”

“命令四門營壘,拿下徒河。”

“傳令中軍各部,準備大戰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