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六十二章 收官(第2/2頁)
章節報錯
烏延跟著閻柔一起走了,他們想趁機去塞外擄掠點人口,烏延部的人口太少了,滿足不了護烏桓校尉部的兵源需求。
此次隨軍的剩餘兩萬民兵,也領了賞錢,在緹騎的監督下,運送繳獲的資財,高高興興的回家去了。跟他們一起回漁陽的還有驍騎營、輕車營及後軍、右軍步卒。
他們要在崔奕的帶領下,防備涿郡兵馬搶糧,有機會的話,安平軍不介意去廣陽郡幫助秋收。雖然廣陽郡可能不需要秋收,但是態度還是要有的。
留在遼西的只剩下中軍五千人和前軍三千人,中軍要帶著三萬民夫等待秋收,前軍要監督四千俘虜和兩千多被貶為奴僕的世家豪強子弟,他們都被送到臨榆築關建城。
劉襄又在中軍立了一營,叫做雲帆營,在海陽招募了五百水手,在緹騎中選了軍官統領,收購了百十條大小船隻,算是為以後擴建水師儲備經驗。
現在負責運送物資,把土垠和令支的糧草輜重以及建城物資,透過海路運往臨榆。攻打海陽的七梢砲也一併運到了臨榆,準備在榆關建成之後,充做守城戰具。
調運物資,抓捕潰兵盜匪,清查世家豪強餘孽,忙碌的事情不少,劉襄在這些事情的歷練中,慢慢成長。
中軍坐鎮令支,派麾下書佐帶隊分別去往遼西四縣,準備秋收之後直接分田。
時間就這樣慢慢的來到閏七月中旬。
幽州大熟。
遼西收穫糧食兩百三十萬石,右北平徵收田稅六萬石,漁陽收田稅三十萬石。
漁陽春耕的時候鬧得很亂,今年減產嚴重,正常來說,應該至少四十萬石的田稅。
劉襄低聲安慰自己:“明年就會好起來的,等再過兩年開墾的荒地就能養成熟田,那時候會有更多的糧食的。”
這一季的收穫,民間會多出不少糧食,百姓手中終於有點餘財了,商業流通會加速,劉襄很期待手下商隊的壯大。
秋收完畢,遼西分田。
分過田地之後,三萬民夫在緹騎的監督下,要運送一百萬石糧食去漁陽,準備征戰所用。其餘一百三十萬石儲備在令支、土垠兩縣,留作百姓口食、種糧。
劉襄帶中軍護送民夫回漁陽,廣陽那邊的戰事持續挺長時間了,劉襄要去摻一腳。
大軍路過無終的時候,劉襄想起三國時給曹老闆獻策的田疇。
田疇二十來歲的時候被劉虞徵辟為從事,以使臣的身份出使,去拜見被董卓劫持到長安的漢獻帝。
他出色的完成了任務,可惜,他還沒回到幽州,劉虞就被公孫瓚給殺了。
他躲到徐無山中偷偷聚攏人手,要為劉虞報仇。
田疇很有能力,他在徐無到盧龍塞之間的山地開荒聚民,一共聚集了五千戶民眾,勢力大漲,烏桓、鮮卑好多部落都得給他上貢。
等他擁有力量的時候,公孫瓚已經被袁紹滅了,他也沒法報仇了。
後來袁紹和他兒子袁尚多次徵辟,都被他拒絕了。
直到曹老闆率兵來打烏桓,他才出山。幫老曹打完烏桓,田疇又要去隱居。
曹老闆多精明啊,這等人才還能讓他跑了?結果就是田疇官拜議郎,而且多次拒絕封賞,病死於四十六歲。
田疇他家大概是個小地主,有些家人但沒什麼勢力,夠不上豪強的邊。
劉襄之前過無終的時候,著急戰事,就忘了田疇的事情。也不知道分田地的時候,他們家會不會被波及到,劉襄也不知道田疇是不是還活著。
多想無益,先去看看吧。
如果真的傷害到田疇和他的家人,一定會被記恨吧?
在田疇的事蹟裡,明顯可以看出來,這是個講究大復仇思想的公羊派儒者。
在大漢朝,以《春秋•公羊傳》為本經的公羊派,是儒家顯學,講究大復仇思想。
這是一群執拗的瘋子,九世復仇春秋大義,說的就是他們。
真要是得罪了他們,最好的辦法就是斬草除根,一個也不要留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