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六十二章 收官(第1/2頁)
章節報錯
劉襄高興得發瘋。
為什麼?
還不是因為沒錢。
養一支軍隊太花錢了,他都快愁死了。
劉襄承的是漢軍軍制,募兵要給軍餉,每個正兵每月給糧兩石,軍官更多,他麾下兩萬餘人,每月軍餉就要五萬石糧食的支出,要想軍隊有戰力,這是絕不能剋扣的。
還有戰馬呢,他麾下四千五百騎兵,戰馬過萬匹。養戰馬是很耗費糧草的,軍中有一馬頂三卒的說法,就是說一匹戰馬吃掉的精料,相當於三個正兵的軍餉。
每月戰馬的飼料就得六萬石的支出。
這還沒算武器甲冑等等戰具的打造和消耗。要想兵甲犀利,就得拿錢往裡砸,劉襄已經花了幾千萬錢了,漁陽的府庫都快讓他花空了。
還有出兵打仗的消耗,糧草輜重不說,有了斬獲你得賞賜,有了損傷你得撫卹。
戰鬥力怎麼來的?士氣怎麼高昂的?光喊口號是不行的,你得真金白銀的花錢。
林林總總算下來,可不是小數目。
軍隊就是個吞金巨獸!
他為什麼不要臉面的拘禁甄逸?嗯…他女兒太漂亮了?
不對…不對,是甄逸有錢,還有能賺大錢的商路。
現在吞了公孫氏的資財,劉襄終於能緩口氣了。
不但能緩口氣,他還要擴大軍隊的規模,他有兵源,有願意應募的青壯,可他之前養不起。
公孫跌倒,劉襄吃飽,美滋滋。
令支周邊還有萬頃良田,馬上就要成熟了,至少能收穫兩百萬石糧食。其他縣的田地太少,難有多少收穫。
遼西記載在黃冊上的人口才一萬四千戶,八萬多一點,很多地方都沒開發出來,還處在半遊牧狀態。
只有令支縣被公孫氏開發出來了。
劉襄不準備現在分這些田地,他要把糧食收上來之後再給百姓分地發口糧,這裡涉及到一些人性的問題,而人性是經不起考驗的。
戰後收兵回營,犒賞三軍,只有緹騎還在四處搜捕公孫家族子弟,已經抓了近兩千人了。
劉襄準備把公孫氏的男子送去築城,女子和小孩送到土垠的織造工坊做工。
大軍在令支修整,劉襄從兩萬多民兵中選拔了三千人從軍,其餘之人帶著賞賜的五百錢,回家準備秋收。
營中原有四千俘虜,攻城之戰又俘虜近兩千人,還有土垠押解過來的三千俘虜,這些人經過甄選,挑出世家子弟貶為奴僕,裁汰老弱及家中獨子,還剩五千人願意從軍,被打散編入各軍。
在隱戶中徵召三萬民夫,頂替歸家的民兵充當勞役,準備秋收分田之後再去臨榆築關修城。
後軍繼續守城,劉襄又帶著中軍晃盪回了海陽,不得不說,海陽縣氣候不錯,因為靠近海邊,比令支涼爽多了。
七月二十九,六十座七梢砲架在海陽南北城牆之外,一百四十輛單梢砲車圍繞在側。
兩處砲陣各有三千民兵千餘騎兵守護。
準備齊全,劉襄命各營軍兵輪流上陣,勾引守軍上城防禦。
投石機砸了三天三夜,海陽守軍終於扛不住了,他們歇斯底里的衝了出來。
一共衝出來四千多人,被兩千弩手射了一陣,之後就被七千騎兵踩翻在地,只活下來不到一千人。
海陽投降。
光和七年閏七月,在七月初一這一天,劉襄徹底掃平遼西四縣,東線防線正在建立。
派閻柔帶著胡騎探查長城防線及盧龍塞古道,等榆關建成,要在那裡重新修建盧龍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