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五十九章 援兵快跑(第1/2頁)
章節報錯
慘重的傷亡熄滅了公孫家族之人的怒火,他們想要退了。
劉襄自然是不同意的,你們想來就來想走就走,哪這麼容易?
中軍五色令旗招展,黑旗晃動,昭令後軍。
驍騎出陣。
這是劉襄手中最大的王牌,也是一路支撐他走到如今的底氣。
崔奕率領驍騎從前軍讓開的通道中衝過,直入敵軍軍陣,將令支守軍攔腰斬斷。
原本就被輕車營砸得散亂的陣勢,被驍騎衝擊得七零八落,護軍營的五百甲士帶領前軍步卒猛撲而入,大肆砍殺。
乞活軍也被劉襄派去左翼,他們本就是為了立功恕罪,之前幾戰沒有用武之地,心中異常焦急。這次來了機會,各個奮勇,搏命廝殺。
這些人有的為了活命,有的為了自由,有的為了脫離賤籍。他們都有執念,他們都不想再回苦役營,而眼前敵人的首級,就是他們改變命運的籌碼。
有所求又能看到希望的人,他所爆發出來的勇氣與拼勁,神仙都會側目。
勇氣什麼的,從來不是腦子裡想象出來的,它只在你的腳下誕生,當你選擇了一條路,當你去追尋什麼的時候,它就會源源不斷的透過你的腳步湧入你的身體。
執念、勇氣、拼勁令乞活軍一千三百人衝得極快,他們沒有陣型,他們沒有甲冑,他們拎著戰刀長矛,很快就撞進了敵軍人群,衝在了最前方。
崔奕此時領軍回頭,復衝一陣,將敵軍殘存的陣勢徹底擊潰,再次透陣而出,便不再理會左翼敵軍,重新調整陣型,奔右翼而去。
劉襄又調護軍營一千甲士支援左翼,這一千人成了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。
左翼敵軍被安平軍步卒分割包圍,作為軍官的公孫家族之人戰死後,其餘私兵喪失戰意,紛紛棄械投降了。
左翼戰鬥結束的太快,快得出乎預料,城中公孫範根本來不及派兵接應。
右翼緊接著就崩潰了,三千步卒跟胡騎纏鬥良久,本就疲憊不堪難以為繼,再被甲騎衝陣而入,根本維持不住陣型,被騎兵追殺得四散而逃。
為防止安平軍趁勢奪城,令支各個城門緊閉,再也不敢開啟。守軍僅剩三千餘人,城中眾人心中惶恐。
劉襄見令支拉起吊橋,關閉城門,知道城中再也不敢派兵出城,就令中軍各營分散出擊,追殺潰兵,收攏俘虜。
又命大營中的民兵出陣,跟著打打順風仗,算是練兵了。
戰鬥一直持續到了未時,此役俘虜敵軍四千餘人,擊殺六千餘人,令支守軍大勢已去。
命令正兵修整,民兵打掃戰場,不必追殺城中信使。
兩萬民兵,四千俘虜開始收斂屍體,挖坑掩埋。
盛夏之時屍首難以儲存,戰死的安平軍士卒全部火化,骨灰放入陶罐,標記姓名,回師之後會送他們歸家。
一直忙到夜半,大軍回營休息。
第二日民兵就被劉襄驅使著去挖塹壕了,他要封堵令支四門,讓民兵就地守城。
就是守著令支,不讓裡面的人出城。
留緹騎統管、監督民兵。
他要帶正兵去找援兵玩耍。
劉襄昨日不攻取令支縣城,就是為了引出肥如和臨榆的援兵,那兩個縣城地勢優越,易守難攻,需要把守軍調動出來,否則極難攻取。
肥如位於令支東面四十餘里,盧水和玄水的交匯之處,兩面環水一面環山,雖然人口兵力不多,但地勢太險,極難用兵。
臨榆位於遼西走廊的西面出口,雖然已經不在作為邊關,近些年更是年久失修,但底子還在,城關險固防禦齊備,萬萬不能小視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