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十三章 互市(第2/2頁)
章節報錯
又經過多次發石,五斤石彈平均射程確定在七十步,三斤石彈九十步,劉襄有點不滿意。
讓工匠試著加長皮窩的長度,一次又一次的試驗,最終皮窩加到八尺長,五斤石彈射程百步,三斤石彈一百二十步。
射程無法再提高了,單硝砲就此定型。
砲硝長兩丈八,皮窩八尺,砲索十根,安裝在長兩丈四,寬一丈三的武剛車上,配置人員一什,這是輕車營的一個基本作戰單位。
床弩沒有試做,弓弩工匠太忙了,劉襄不好意思攪擾。
這十二個做單硝砲的工匠還是原本駐守在長城上的工匠,閻柔才送到的。
劉襄以這十二個工匠為主,招力役六十人,建立了砲車工坊,原料和武剛車供應充足的話一天能造三架砲車。
輕車營只好先走砲車路線了,弩車還得等。
………
時間來到五月初十,和烏桓的互市在傂奚開市。
除糧食、鐵料和戰馬之外,劉襄並不限制其他商品,也不禁止民間商人過去交易。
他反而召集了麾下士卒的家屬,幫他們組建了一個個商隊,這些軍屬組建的商隊,可以在劉襄這裡拿到物資,運往各地銷售。
沒有本錢的,也可以先拿貨,賣出之後再付貨款。
劉襄還頒佈軍令,訓練刻苦,考評優異的軍士,他的家屬可以優先採購一些緊俏物資和商品,比如鹽、酒、生藥、精緻的漆器、陶器、瓷器。
漁陽城北的火窯已經會燒瓷器了,劉襄調了幾個冶鐵工坊的工匠,將冶鐵高爐的預熱鼓風技術,傳授給了陶器工匠,改造了一下燒陶火窯,提高了爐火溫度。
現在已經能燒製比較粗苯的青瓷了,至於怎麼改善胎體,改善釉料,那需要工匠們自己研究,反正劉襄不會。
他拿出了賞格,最佳化技術的工匠,賞萬錢,有更高貢獻的,賞軍爵。
劉襄還把抄家得到的一些店鋪,租給缺乏壯丁無法行商的軍屬,讓他們成為坐商,約定不收租金,只取五成利潤,每月將軍府會派人盤賬。
這些軍屬組建的商人集團,會為劉襄帶來大量錢財,也會極大的提升軍隊士氣。
至於之後會不會尾大不掉?現在是生產力低下的漢朝,是典型的賣方市場,製造商會怕分銷商?
而軍中士卒覺得,將軍對他們已經是仁至義盡了,若不為將軍效死,那就是忘恩負義之人,袍澤都會唾棄他的。
連帶著還迎來了一波從軍熱,前後左右四軍滿編,中軍六營擴充到了七千人,驍騎、越騎、中壘合計兩千五百騎兵,護軍、射聲、輕車合計四千五百步卒。
閻柔統管的胡騎擴編到了兩千騎,又新招募了烽燧兵一千人。
他還忽悠丘力居以兩匹上等戰馬的價格,買了肥皂一百塊。
劉襄接到這個訊息的時候,專門給丘力居寫了封信,承諾退瘟丹只賣給他一人,鼓勵丘力居去賺鮮卑、匈奴的錢。
所以,這位烏桓大人又進了一千匹戰馬的貨。
劉襄很高興,一塊肥皂成本不到十錢,漆盒成本二十多錢,他用兩萬錢買到了一千兩百匹上等戰馬,幾千倍的利潤。
他要樂瘋了。
丘力居也很高興,這是歷經天罰才能現世的神異之寶,他原想著送點禮,再威脅一番,訛詐些鹽鐵糧食,不想得此異寶,真是好運道。
他是真沒想過要打劉襄,漢人邊軍的裝備,都被劉襄得了去,那些裝備有多犀利,烏桓人用命試過了,是真的厲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