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十四章 劉皇叔來了嗎(第1/2頁)
章節報錯
丘力居多次受漢人朝廷徵召,打了十幾年的仗,打過鮮卑,打過羌人,也劫掠過漢民,他清楚的知道漢軍的厲害。
一當五是常態,一打十漢軍也幹過。
還不是仗著兵甲犀利。
真羨慕劉襄小兒,漁陽的兵器戰甲都讓他得了去。
這次互市,劉襄小兒不肯賣鋼鐵和糧食,著實可惱。
還好,劉襄拿出了退瘟丹這種異寶,雖然要了很多上等戰馬,但是,他能從別的部落換到更多。
丘力居有自己的小算盤,劉襄也有。
與烏桓互市,賠錢是不可能的,漢地平常的商品幾乎都能高價賣給胡人,還能低價買來馬匹牛羊牲畜、皮革筋角、毛織品。
補充了耕牛挽馬的缺口,得到大量肉食,還有製作皮甲、弓弩的原料。
算是互通有無。
以漢民的製造技術,哪邊更賺,一目瞭然。
至於丘力居趁機做大的問題,無論劉襄開不開互市,丘力居都會變強,現在還有世家豪強走私鹽鐵糧食呢,怕鄰國做大就閉關鎖國嗎?
再說了,互市又不是隻跟丘力居交易,閻柔已經開始拉攏烏桓小部落了,偷偷的以更優惠的價格跟他們交易,悄悄的扶持他們。
分化拉攏,讓他們跟丘力居糾纏去吧。
劉襄和丘力居都不想打仗,所以互市很順利。
軍屬組建的商隊走出劉襄的領地,他們開始向南邊幾縣行商,主要是去泉州販鹽,更有大膽的在泉州南邊的飄渝邑出海,販牲畜去渤海國,去青州。
漁陽郡有個泉州縣,出產食鹽,在現代的天津市武清區那邊,不是東南沿海那個泉州市。
出海的商隊給了劉襄很大的啟發,近海貿易還是可以發展一下的,還有就是,冀州青州的流民可不少,他可以想辦法運過來一些,漁陽的人口太少了。
周邊的幾個郡也沒多少漢民。
右北平和遼西都不能用地廣人稀形容了,那兩個郡的人口加起來,在漁陽郡的幾個縣裡面排第三。
真的不能叫地廣人稀,應該叫無人區,除了幾個縣城,其餘地方的人,估計還沒老虎多呢。
人口的問題,只能慢慢來,這個是不能著急的。
處理完繁雜的政務,劉襄伏在書案上練字,在竹簡上書寫是個挺有難度的事情,在這個講究字如其人的年代,還是不要跟主流價值觀對抗,花些時間練練的好。
況且,聽說練字能靜氣,不妨試一試,總是沒什麼壞處的。
寫完最後一行,放下毛筆,仔細觀瞧自己的作品,這字,不難看也不好看,著實普通。
要想練出一筆好字,還是要拜師的,自己悶頭去寫,總也看不出長進。
劉襄伸了個懶腰,準備去練練騎射,他現在上午會練習一下步射,中午練會字,下午去軍營中轉轉,順便練會騎射。
親兵牽來白犧,劉襄還沒上馬,就有侍從奔跑而來:“稟報將軍,哨騎回報,涿郡大軍北上,已經攻破廣陽縣城,正向薊縣挺進。”
“有多少兵馬?帶兵將校打的什麼旗號?”
“兵馬四五千,牙旗為鄒。”
劉襄心想,應該是破虜校尉鄒靖,就是不知道有沒有劉關張。
“加派哨探,打探清楚涿郡旗號及行軍路線,尤其注意是否有劉字旗號。”
“唯。”侍從領命而去。
劉襄也不準備去軍營了,他帶著宿衛來到大堂,又招來緹騎和謁者,取出令箭、印信,吩咐道:
“傳令崔奕,整頓兵馬,密切注意廣陽形勢,隨時準備出兵。”
“傳令閻柔,安排好北地防務,帶胡騎來漁陽與中軍匯合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