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百九十七章 決勝(上)(第2/2頁)
章節報錯
且而今,吾部主力,仍放在幽州戰場之上。
幷州之地,有袁尚、高幹部以做緩衝,便是劉季安得關中,恐也不太平。”
楊修摸著下巴的鬍鬚,帶著三分憂思道:“曹公所思甚佳!
便待曹公平幽州,安北方之後,足可攜天下大勢,以取幷州,再奪關涼。
只是,駐守長安的司隸校尉,還有都護將軍(曹洪),以及被俘之仲康,可真兇多吉少了!”
楊修正是說中了曹操的心事,鍾繇、曹洪、許諸,前者德高望重,後兩者於之事業,立下了不少功勳,又如何看之兵圍或死?
曹操轉頭,盯著楊修的臉,眯眼道:“但以公達退守公關,德祖,吾便以汝為使,而見劉季安,以救忠義之士如何?”
楊修為曹操目光注視,知道自己今日話多,弄得大司空曹操多疑了。這些年來,但以自入蜀面見劉釜後,市井之內,可沒少他與劉釜交好傳聞。
流言蜚語之下,加上益州牧劉釜每歲還真有同他,及陳群,荀攸等人信件往來,一時間難以說清。好在大司空曹操性雖多疑,但用人不疑,便以大方用之,以破流言,得顯胸懷。
此中諸事彰顯,也正是大司空曹操常得人才來投的重要原因。
楊修心中一突,起身一禮道:“修領命!
這便將手中之事,交接仲達,另以趕赴潼關。”
楊修口中司馬君,可不是他人,正為今歲春,終受曹操所召的司馬懿。
司馬懿得入朝中為官,與曹操面對後,曹操大讚其才,這些時日,於從軍行中,輔助楊修辦事。
楊修以為從軍主簿,便是去往要事,當以司馬懿為繼任。
於曹操和楊修對話之間。
籠罩於戰爭陰雲下的華陰、潼關一線,戰事終是開啟。
這一次,先發起進攻的,不是到來的法正、馬超、嚴顏等部,而是荀攸一方。
荀攸算準了法正等各部往來迅速, 陣營未穩,不等之將各戰陣準備妥當,即令已經蓄勢待發的張郃出戰,高覽部負責側擊。
且當衝鋒殺敵的牛角號響起時,正是破曉,常人最為睏乏,最為鬆懈之時。
好在處於華陰北、西等方位的馬超、孟琰等部,先有防備。
敵軍從華陰城衝出,殺來之後,馬超等部,外圍防守兵力,迅速對接。
一時間,整個華陰城外的戰場,被灰塵籠罩,便是于軍陣之內的衝殺之士卒,難以睜眼。
這一次,馬超和龐德這兩位老搭檔,很有默契的從兩側衝鋒而上,帶著支援來的西涼鐵騎,於益州步卒搭配下,直殺往張郃和高覽所在方向,於正面迎敵對戰。
來得好!
張郃大喝一聲,主動向馬超這位老對手奔去。
高覽則是對上了龐德,龐德之勇,高覽早有聞名,只是略一交手,高覽就知道,他與龐德之鬥,有些不明智,故以有往後方退去,指揮大軍,以隔斷己方不足。
在華陰戰生時,已經回到潼關的荀攸,正站在城關關城上,望向華陰方向,向一旁的將領問道:“文謙,汝覺得此戰勝負若何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