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百九十七章 決勝(上)(第1/2頁)
章節報錯
“曹公,潼關來報!”
中山國,盧奴官舍內,曹操剛與郭嘉,還有方自鄴城到來的陳群,商議完攻取幽州之事。
陳群和郭嘉方一離開,楊修便手持奏報,走了進來。
“德祖,坐!”
曹操接過奏報,指了指旁邊的小案。
他本人也是跪坐,一邊拆看信件,一邊面朝楊修,問詢道:“鄴都方向,糧草可都準備妥當,來運盧奴前線?”
二月開始,冀州大部,開始為曹操所平,這裡面自包括逃到中山國的袁譚。
中山國即為曹操獲,一躍成為曹操大軍前線的重要物資中轉之地,含鄴城等多地運輸之物資,皆要於盧奴彙集。
鄴城也自曹操所獲,並以重建後,更名鄴都。時下的鄴都,已經成為大漢朝廷的軍事政治中心,歲初以來,許都除少部分留守官吏外,大部分官員皆已經到達鄴處置公事。
至於再敗再逃的袁譚,則是退往了涿縣,也就是劉備老家,寄於幽州牧袁熙帳下。袁尚則退居幷州,與高幹相助。
曹操的下一個目標,則是先將幽州袁熙、袁譚拿下,至於幷州的袁尚、高幹,曹操尚未放在眼中,但以防守為重,且等荀攸於關中戰事結束後,再行謀奪。
以為行軍主簿,楊修等候間,得曹操之問,忙回道:“有荀令君於後安排,再有程君等協調,所需糧草調動,正按照計劃進行。
為曹公接下來平幽州之地,可做長途供給……”
楊修說著說著,注意抬頭看了眼曹操,發現大司空曹操臉色有些變化。
荀攸之來信,能讓曹操產生如此反應,情況無外乎那麼幾種。楊修不動聲色的望了眼後,便是到嘴的話,吞嚥下去,靜靜等候。
果然,曹操凝神看完之後,指著書信,長嘆道:“吾等於冀州雖平定順利,但以劉季安確以為強敵也!
糧草即至,往涿縣戰事可進行。
而關中,子遠戰死,許諸被俘,長安被圍,公達已經決定,退守潼關。
後以據守潼關,與劉季安和談,再以助吾全力,早日得平並、幽二州。”
楊修聽聞中,身體前傾,暗暗點頭。
大司空曹操將情形道出,顯然認同軍師荀攸建議,並以同意之所為。
從長遠大局看,暫時放棄關中,不失為一個明智之舉。
這裡面,還有一個要點,那就是將潼關,這座防備關中之地的重要關卡,牢牢掌握在自己手裡。
潼關若失,憑藉已經廢棄的函谷關,很難阻擋關中來軍。
見曹操望向自己,楊修沉思道:“不知軍師可是已經準備退了?”
曹操頷首道:“然也!公達做出進攻之態,迷惑法孝直、馬超諸部,而今大部人馬,已經退守華陰。
其打算在華陰之地,為劉季安諸部再予以一次打擊。
後即據守潼關,退下戰場之兵力,修整之後,則可向幷州方向進攻。
將來能先得幷州,可直接於劉季安掌控的關中、涼州之地,從北向南,發起進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