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百五十九章 法治(上)(第2/2頁)
章節報錯
同時間,劉釜還下了命令,如郡縣之地,雖不用單獨將《蜀科》雕刻於官寺之外,但於每旬,當組織基層鄉吏,以做學習,並將律令通傳民間,且要民間百姓,於官吏以監督。
法治建設,除了制定完備之律法,還要普及,讓百姓和官吏,知法,才能守法。
同時,在“法令平等”之下,能形成對官吏的直接監督。
誠然,益州現實面前,實行法治初期,會滋生一些列問題。其中之問題,實際也是益州法治建設,不斷完善的過程。
在《蜀科》實行半月後,一個棘手的案子,就呈現在成都令蔣琬案頭。
蔣琬是三月初,從記室主記,調任到成都令任上的。與之前後進入記室工作的費禕,則被調到了德陽令任上,以行磨礪。
德陽雖不比成都,但為益州牧劉釜老家,有著特殊意義。
遂以眾人能看出,益州牧劉釜對費禕和蔣琬之培養。
而放在蔣琬手中之案情,內中涉及,正乃蜀郡大族景氏,當下益州牧劉釜姻親之家,更以為益州別駕景顧之表親。
犯事者名叫景利,表字文財,時下二十有三,之前憑著背後靠著景氏大族,沒少作惡,但都是小事,平常人家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。前番景氏被劉璋針對,景利只是旁支,跑到臨近的綿竹躲起來了。
今次見景氏得益州牧劉釜大用,景氏更以蒸蒸日上,這不,二月初又跑回了成都。但本性難改,四日前,於市井鬧事,直接刺死了前來制止的市吏。
殺人之後,景利直接跑回景家躲了起來。縣寺讓本地亭卒尋找抓捕數日未果,考慮到景氏大族內部之武力。另有景利本人,雖然同益州別駕景顧,出了五服,但背後牽涉本地世家之爭。
蔣琬有心去尋,依法辦事,乃是實情艱難。
最艱難的,自是要景氏主動放人。實在不行,還要動用成都駐軍搜尋。
且數日之內,市井發生之事,已經開始在民間大範圍傳播,恰逢《蜀科》頒佈之初,又是在他蔣琬轄區內,正以考驗個人能力的時候。
面對此中困境,是日,蔣琬主動找上了休沐返家的諸葛亮。
在記室時,見諸葛亮處事,蔣琬深以為敬重,而蔣琬之博學,舉一反三,待人接物等多方面,同費禕一道,贏得了諸葛亮的好感。
私底下,幾人更是以表字相稱。
來到諸葛家舍,一見是蔣琬,門僕將之請入客舍等候。
少頃,穿著家常衣袍的諸葛亮,就從屋內走了出來。
半個月前,諸葛亮之妻,黃月英生了一個小女。
諸葛亮於小女,非常喜愛。每逢休沐歸來,都會於一畔處理公務,並一邊照顧搖籃中小女。
另在得曉諸葛亮長女出生之時,便是益州牧劉釜親自贈予了賀禮,蔣琬等同僚,亦來道賀過。
客舍內,兩人剛一見禮,諸葛亮坐下後,但看蔣琬面上佈滿愁雲,出言關心道:“公琰,今日憂慮景利之命案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