景顧率先表明態度,舍內其他人,如諸葛亮,嚴顏、仲長統皆不由自主的頷首。

漢中之條件,能否透過,景顧的意見非常重要。

原因在於,景顧不僅是州府別駕,更是劉釜嶽翁,現當下,以為益州本地士、本地大族之領袖,統籌益州大族,為劉釜效力。

而張富投降州府的條件之一,正是下嫁其妹張氏於益州牧劉釜。

此事無非是漢中張氏,想要將家族,乃至於漢中,更好的捆綁在益州牧劉釜身上,形成勢力集體。

但這樣的話,有了漢中張氏加入,同作為姻親之屬的景氏,未來便是劉釜權勢擴大,更進一步,未必不會與之分掉於劉釜心中之權重,或以角力。張氏女,若只是普通士族女,自不會出現這等問題。

而見到景顧如何豁達模樣,舍內少部分反應慢者,又望了眼上首平心靜氣的劉釜,多露出恍然之色。

人皆知道,劉釜與妻子景氏非常恩愛,嫡長子劉祈,更以為嫡妻所生。這等情形下,即已經奠定了景氏不可動搖之地位。

何況,張氏女即是嫁娶過來,也只能為妾!

時下才女蔡文姬之父,蔡邕即言:“卿大夫一妻二妾”。

《漢九律》規定“亂妻妾位”屬於犯罪,且根據《恩澤候表》載:孔鄉候傅晏,即取二妻,以妾為妻,遂被廢。

作為仁義禮智模範的益州牧劉釜,自不會犯這種低階錯誤,漢中張氏自然知曉,雖未於條件內,明言張氏女嫁來,妻妾之分,但實際已然確定。

於景顧提出“不得同意張氏言之五斗米教於益州傳播之條件”,此事正以符合益州本地大族一致利益,故常人多以點頭應承。

五斗米教,以為漢中張氏發展之基,益州地方大族最為明白其中厲害,若是同意張氏於蜀內大規模傳播,這是明晃晃的與之爭利!

劉釜坐在上首,在景顧言後,他靜靜聽著舍內其他人的議論,沒有發表任何意見。

值此益州恢復之時,如能以最小代價,拿得漢中,這對他來說,如何拒絕?

前番不認同法正建言之迎娶吳懿之妹吳氏,是因為沒有到事關整體大局。

而為權勢者,自當從大局出發。

只是像他在看到信件那一刻,思襯那般,內涉及家庭,益州多方勢力,這才謹慎。

能見到下首坐著的諸葛亮一直沒有出言,直到嚴顏之後,舍內寂靜時,諸葛亮才說出了自己的看法。

“亮認同景公,嚴君和秦君之言,五斗米教,不易與蜀內傳播。但漢中太守張富之堅持,使君可同意之,待未來關中、涼州若能為使君所得,自可讓之傳教……”

諸葛亮前一句,讓景顧等紛紛頷首,正說合旁人心意。後一句,即讓人拍案叫絕。

劉釜若以此諾之,不僅可以調和同張氏之條件,以做讓步。便是將來取關中、涼州之地,漢中張氏也會全力相助。

於五鬥米教之傳播,劉釜亦有個人之想法,其之傳播,不能威脅朝廷權力,官寺權力,不能危害百姓,愚弄百姓。只能成為官寺統管百姓之輔助工具,且行以正確之義,教誨世人。

以扶持大漢本土之五斗米教,以作為將來弘揚優秀道德之寄託,並無不妥,便是如漢中等地方官寺,當以形成專門官寺機構,以行管理,登記在冊,不能讓之脫離朝廷控制,才是正途。

這裡面,不僅僅是五斗米教……

諸葛亮話一結束,舍內眾人且紛紛看向,有些走神的劉釜。

還是仲長統起身一拜,提醒道:“使君以為呢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