劉釜轉過頭,面對眾人,道:“此事,待明日我再與諸君言道,今日不早,諸君勞累一天,戰局有緩,且先行回家舍休息罷!”

此時已是夕陽西下,舍內有侍從掌燈,但已顯得昏暗。

見劉釜沒有直接應下,似有個人想法,旁人如嚴顏等皆露出沉吟,隨即退下。

此中為劉釜之故吏者,多知曉劉釜憂思何處,這裡面,以別駕景顧心中最為欣慰,又有些感懷。

益州牧劉釜之思,可不正是考慮其妻景氏之感受,今夜當以回去問詢。

足可見之,其人為重情重義之輩。

天色已暗,劉宅。

這些日間,但因公事忙碌,諸葛亮早同劉釜一樣,除休沐外,時常處於官舍內。

今日自不是休沐,但劉釜還是坐著馬車歸來,旁有幾十賨衛護送。

馬車之內,劉釜眉頭緊皺,望著大道上,出行之夫妻,他默默嘆息。

如旁人猜測那般,於娶妾之時上,他於普通的大漢男人自是不同,以“以妻伴終生,相濡以沫”足矣,然現實之下,此行就會顯得怪異,甚至會被人認為有隱疾。

現即是為益州大勢,為更多人考量,事得州府議即已定,但他還是要與妻子先行言之。

非以懼妻,內心於妻子以尊重。

否則,心中實難安定。

官寺往劉宅並不遠,輾轉便至。

劉宅之內,燈火早就點上。

早先一步得曉主人歸來,於景文茵安排下,廚舍早就忙成一片。

劉釜並非聖人,無所欲者!

自之豐安鄉時,無論南中,還是當下成都,劉宅中僕從皆知,主人劉釜獨好美食。

以劉宅當下管事鄭虎所論道那般,主人之廚藝甚佳,他亦難比。

《孟子·梁惠王章句上》載:“君子遠庖廚”。

後人多誤解男人當遠離做飯之事,而於實際之意上,正是孟子勸誡齊宣王實行仁術。更是勸勉,君子之仁義。

遂當下,即是蜀內百姓多曉益州牧劉釜好庖廚,但無人恥笑,正覺此間行為之親切。多興嘆,原來益州牧和常人一樣,也會做飯。甚至劉釜當年的一些菜品,也已傳出,旁人爭相模仿。

待劉釜回到家舍時,早有僕人拿來衣衫步履更換。

景文茵早聞聲出來相迎,劉祈於其懷內,正瞪大了一雙眼,叫著有些混淆不清的音調,兩手搖擺要抱抱,嘴裡吐著泡泡。

見到妻子,劉釜以相擁入室,並將數月來,長得已經有些沉重圓嘟嘟大的長子抱在懷裡。

方入舍內,僕人魚貫而入,忙收拾起來,擺放菜餚,多以景文茵今日親自下廚,以做蒸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