可嘆當下之荊州,內憂外患,若是舅父……

以吾觀之,唯玄德公可安也!”

張允面色誠懇,若非劉備早知張允同蔡瑁等人交往密切,而以蔡瑁等人,一直想要把持荊州大權,早從襄陽傳來之訊息,直接印證了這一點。

說不定,於張允之言,劉備還會信上了那麼幾分。

可現在,張允本帶著心虛的謊言,聽聞過去,有些可笑。

劉備面對張允之言,表情平平,但心裡對張允之主要目的,多了幾分揣測。

此人來迎,言之荊州牧劉表之意。真實目的,多半是想就近監視他劉備。

尚未入襄陽城,對方就防衛他劉備如此之深,可見對他到來,有多麼憂患。

緊緊跟隨在劉備身邊護衛的張飛,在聽完張允所言後,臉上表情有些不善,可見劉備不動聲色,他冷冷哼了一聲。

感受襄陽方向吹來的北風,少許,劉備微微側頭,盯著張允道:“張將軍勿要如此說道我也!荊州人才眾多,以州府,更有蔡君,蒯君照應,萬事皆無憂也!

何況劉荊州吉人自有天相,此番一定會平安無事。

這次為劉荊州所召,備也正是於荊南治理諸事,想要當面回稟,並以看望劉荊州。”

張允言中包藏禍心,劉備從容答之。

在這裡,雖然劉表讓他在之不幸逝世後,領荊州的訊息,多有傳聞,但事情不到塵埃落定,以劉備為人處世,又怎會張揚受之。

另以龐統早十餘日之建議,誠讓劉備於接下來,行為處事,早有了章程,豈會落入張允的語言陷阱裡。

張允觀劉備談話滴水不漏,即便襄陽在即,危機四伏,又以從容寬和之態。

敬佩之餘,也少了言語試探之想法,一路沉默,“護送”劉備之部,直臨襄陽城下。

夜間於襄陽城外,南三十里處修整一夜,即第二日中午時,劉備終於是來到了襄陽城下。

張允先行回去覆命,他之大軍部,被安排在城南北側的山谷之地,此地地形,尚算可以,正可防守撤退。

距離不過數里,則是荊州長公子劉琦率領之部。

劉琦從七日前,進入襄陽城,以面見昏迷的劉表後,就一直住在城內府邸,其之部從,正為劉炤所率。

在劉備部停留的另一側,則是荊州州兵大營,人數約有上萬,以保護襄陽城之安全。

劉備剛剛來此,於關羽、張飛兩名大將處置下,安營紮寨。

一名本方斥候小將,急匆匆的由遠方奔來,手持一份被箭射穿的書信,神色有些慌張。

看到劉備,小將忙奔來,下馬抱拳道:“主公,末將方才於外打探情況,忽遇一斥候,對方武力不凡,近身之後,倒未直接動手,而是將一封書信,射於末將身邊後,從容離去。

上之內容,事關重大,末將不敢耽擱,迅速與主公通傳!”

劉備已經接過了書信,說是書信,實際就是一塊白布,上書幾個字跡。

“蔡瑁、張允、蒯越之眾,欲藉機除掉玄德公,請玄德公早做打算!”

這二十多個字,相當潦草,看出來人書信,似乎有些焦急。

在問詢本部斥候小將,所遇之人方位後,劉備不由得望去,眯眼道:“該處乃是南陽郡丞劉炤所領部之駐地,其人如此篤定,難道為背後劉琦授意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