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五百三十七章 面表(中)(第1/2頁)
章節報錯
於劉琦行此事之用意,劉備猜測連連。
時劉表病重,而今荊州勢力之內,唯蔡瑁、蒯越等本地勢力,一枝獨秀。
最有可能在劉表百年之後,繼承益州牧位子的荊州長公子劉琦,卻是被邊緣化。
而以蔡瑁等人所欲,眾人皆知。
這次劉琦來往襄陽,面見劉表,除孝悌之道外,定然有尋機掌荊州之意。
從在襄陽方面的處境和勢力方面講,劉琦與他劉備,略有共通之處。
此時此刻,劉琦告之危險,自不乏示好聯合。
關於劉琦本人,劉備曾有幸見過,其個人能力,並不算是特別優秀。這次敢於來到襄陽,私下裡,並嘗試與他聯合,來抵禦共同敵人,定然是高人在後指點。
而以劉琦帳下之眾,如劉炤,甘寧,張繡等將領幕僚,其中大半可是親近劉釜之屬,或者說,劉炤敢於來此,乃是背靠劉釜,以之授意?
這裡面,或蘊含更大目的。
劉備腦海裡,不覺浮現起,多年前遇見的同為漢宗室的劉釜面孔,二人年紀差別雖大,但共同以匡扶漢室為目標,有相見恨晚之情。
時過境遷,不免唏噓。
劉備深思罷,他將所書字跡的白布,攥在手裡,於旁邊親將的等候中,沉吟道:“傳令下去,斥候之於文聘所率州兵部,加強偵查防範,與南陽部亦然。
我不在軍帳時,一旦有異常,當以迅速,向關將軍彙報。”
做完這些,劉備回到大帳之內,諸事原本安排妥當,但那白布上的字跡,彷彿印在腦子裡一般,不斷迴盪,他又讓親兵,叫來巡營的關羽和張飛。
待一身盔甲的關羽和張飛,來到帳內時,劉備正在佈置好的案几上,奮筆疾書什麼。
“主公!”
二人的呼聲,讓劉備從沉浸的書寫狀態中,回望多來。
看向這一路跟隨二十多年的親信大將,三人雖非兄弟,但以從屬之外,親似兄弟,一向性情堅毅寬厚的劉備,難免流露起幾分回憶之態。
這種狀態,在轉瞬間,就被憂慮的眼前替代。
“雲長,翼德!
汝等且看看罷!”
劉備起身,將方才收到的物件,先交於關羽手中。
關羽一做閱覽,那雙丹鳳眼習慣性地眯了起來,讓人看不透他心中所想。
張飛閱罷,那個火爆脾氣迅速上來,他鼻孔朝天,面向襄陽城的方向,怒目而視,破口大罵道:“好他個蔡瑁、蒯越,主公受劉荊州之命,大大方方到來,這群小人,竟是想著在背後裡暗算。
待明日相見,看我張飛之矛,豈不去宰了這群人,讓之放肆!”
看出劉備心情本就不佳,即是他們入帳以來,主公劉備的眉頭,就沒有舒展過來,關羽腦袋微側,低聲呵道:“翼德,而今正是危難之間,萬勿意氣用事,還是聽聽主公之安排!”
張飛平日脾氣,火爆歸火爆,但對劉備和關羽,一如既往地聽從的。他眉頭一揚,正是看到劉備臉色,嘴裡輕聲嘟囔了兩句,便低著頭,老老實實站立。
關羽和張飛的對話,全為劉備聽於耳中,劉備沒有太多示意,沉吟過後,他指著被張飛攥成一團的白布,道:“汝等可能不知,此為劉琦部將,令人送來。
劉琦為荊州長公子,襄陽本地士族中,也不乏交好之眾,能得肯定情報,並不令人意外。
足可見之,於我等離開臨湘,往襄陽途中,所思那般,蔡瑁、蒯越等人,欲對付我劉備,乃是確定之事。含張允,當屬其內。
但於其會如何做,時下雖無知具體,但以我等防備,皆屬完善,便是面見劉荊州後,其人突然發難,我以雲長、益德,還有數千之部,其部難道真能攔得住!
可不知為何,我心始終難安。
這次尋汝二人來,正是另有事情囑託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