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六百一十九章 吳王(第2/2頁)
章節報錯
而以青、徐近一月來,不斷加劇之叛亂,魏王所任之青州牧、徐州牧難以壓制,又是兵力馳援豫州,造成之困境加大,當以為無解之局。
憑世人看去,卻是劉益州在戰時之後,士民歸心,愈加強大!”
面前的侍者,道理通透,讓孫策不由得多看了兩眼。
他沒記錯,這次來回稟之人,乃是昔日將軍府記室之人,面貌很是熟悉,具體名字則有些忘記。
向旁邊的僕從點了點頭,僕人拿來提神的藥湯,孫策飲下後,道:“依汝看,江東之當下,來日,當如何?”
侍從保持著恭敬之姿態,在孫策發問後,沉吟道:“江東避無可避,唯有三條路可走。
一則,當迅速同魏王聯絡,再以從九江等地,以助之平豫州,穩定南側局面。行此事也,必然會同劉益州成為死敵,但以劉益州豫州謀取失敗,有一定機率,其會轉而取吾江東,江東也有可能成為眾矢之的。
而以江東內部,請恕下官無禮,有潁川前車之鑑,下官並不看好!
二則,江東可同劉益州聯合,藉此時機,可遠擊徐、青,只是這樣作為,為之相助,劉益州所面臨之魏王壓力大減,其得北方大勢只是早晚,而吾江東,或到最後,難以敵之,成之依附。
三則,江東於當下,依舊置身事外,但以兩方之鬥間,休養生息,不斷壯大,來日再可見機行事。”
說到後一個方案時,侍者聲音明顯弱了一些,顯然在之看來,江東趨向於保守,但以地利、內部問題,不像曹劉,成事機會,終究渺茫。
當然,作為江東臣子,又當著孫策的面,加上家族以江東為依託,侍者算是有節,將一些話,自覺埋在了肚子裡。
孫策原本一邊閉眼,一邊傾聽, 在侍者話停後,睜眼道:“汝喚何名?”
“下官全琮!”
“可是子墨之子?”孫策所喚表字者,乃是前數年,桂陽得取時,暫領桂陽郡的全柔。
“正是!”全琮應聲道。
全柔早年在朝中擔任議郎,後追隨於孫策,十幾年間,時過境遷。而以桂陽戰事,大軍敗退,全柔為大將龐統圍殺。回憶起這位故吏,孫策心情低沉許多,昔日的同伴下屬,有的永遠埋骨在戰場,有的還活著。
但是,能陪伴江東,走到最後的,又有幾人?
孫策牢牢記下了全琮這個名字,讚歎道:“汝很不錯,年紀輕輕,即有此見識,將來必有作為也!
正所謂,虎父無犬子耳!”
孫策此言,也讓全琮受寵若驚,忙一回禮。
又問了問江東這些時間,處政之事,孫策才讓全琮下去,以召弟弟孫權來,有要事相道。
這邊等候中,也就過了兩刻鐘時間,孫權從相隔不遠的州府歸來,見到兄長孫策後,順手將一份詔書呈上,臉上難得露出幾分喜悅,道:“兄長,這是朝廷送來之詔令,魏王以請天子,正是封賞兄長為吳王的詔書,就在半個時辰前,剛剛送來!”
。手機版更新最快網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