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四月二十九日,荊州大將甘寧,率眾攻破許都。

是時,許都將領程昂、陳末投之,陳群、魏諷等人突圍撤走。

四月三十日,傳聞於皇宮大火而葬身的伏皇后,忽然顯於人前,並手持天子血書,當眾細數魏王曹操三十八項罪名,引以為奸逆。依天子手書,天下群雄當以攻之!

五月初三,曹軍大將曹仁,夏侯淳等將,從東西兩側突破魏延、文聘佈防之線,但陷入徐庶佈置的戰爭之中,元氣大傷。

五月初七,益州訊息,抵達成都,面見益州牧劉釜,後又從事的陳宮,為益州牧委任為侍豫州使,出蜀而歸往潁川。

同日,幽州訊息,經過一月多的強攻,幷州軍為閻行所率部,攻入道人,進而於短短數日內,又拿下代縣、當城,代郡幾近收入幷州軍手中。於此,直接威脅到中山國安全。

……”

“洛陽局勢如何了?”

病榻之上,孫策強撐著精神,聽著侍從講述半月內,天下之於變局,語氣微弱道。

數月來,他的病情,在外人看去,有所好轉,但來自於雙腿生瘡,心神劇痛,帶來的昏厥,卻是隻有府中親眷,以及周瑜等親信知道。

孫策非常明白,自己活不久了。可能就在今日、或是明日,一閉眼間,再也看不到明日太陽。

即便如此,孫策也沒有輕易放棄,身為天下群雄之一,他對於命運,一直有種不服輸之態。

這麼長時間來,雖說生命之流逝,讓他昏多醒少,但每次醒來,處於對江東事務的關心,其都會主動問詢。

而這段時間來,弟弟孫權受之所命,已經陸續接受了江東重要事務,即便有周瑜、陸遜、魯肅等人輔佐,然到底年輕,性情又有些年輕氣盛,難以保證事事周全。

趁著活著的時候,他孫策能瞭解好周圍曹劉局面,能多佈置安排一些,自要竭力佈置安排一些。

江東是他孫氏之江東,就是身後,又豈願之就此沉淪?

侍者聽聞吳候孫策論起雒陽局面,知道吳候還在關心北方大局,心中難免欽佩不已,忙回道:“函谷關一戰,有益州大將吳懿為主力,大敗荀攸軍,法正又施展困敵之計策,現今已經奪下谷城。

按照雒陽傳來之軍情,關中軍,下一個所拿著,必然是河南、平陰之地,以兵困雒陽。

大都督昨日與州府同將軍有論之,今歲秋前,雒陽恐為關中軍所奪。

此外……”

“如何?”

“此外,依照下官看,魏王失去許都,以甘寧之阻擋,荊州之兵進,潁川,乃至於豫州染上戰火,或已丟失,乃是早晚之事。

原在北方大部征戰,幽州、雒陽之危下,冀州亦是危險重重,魏王之有生空間,不斷被劉益州壓縮,無力派遣更大規模之眾,以做支援!

何況,天子密詔再有傳出,又有程昂、陳末等人投效,人心丟失,難以挽回。

魏王想要渡過此間危機,甚是困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