谷嘳在此事上,諸君如何看待?”

劉釜朗聲相詢,為首的景顧等州吏,多面帶沉吟。

去歲調來成都的杜瓊,一向是對許都戰事的溫和派,對這次南陽面向許都的停戰問題,率先了發表看法。

“使君,南陽戰事,一年之久,民生凋零,後方不穩。兩方停戰,以為必然,但以復、平二地重要,吾以為,可遣人往徐晃軍中,談判論之。

便是歸得兩城,也可欣然佈置,作為防備。

若是不允,再當以戰之!”

杜瓊所言,讓官署眾人,並不意外。

劉釜緩緩頷首,但沒有及時表態,因為有人在杜瓊之後,繼續表態了,起身之人,正是歲初時,調來州府功曹任上的掾吏尹黙。

“杜君之言,在默看來,與之相談,有些多此一舉。預設為,南陽問題上,以曹操過往所為,定不會直接讓利。

.遂而,默以為,使君可讓雙方停戰前,為劉荊州去信,集結襄陽剩餘精銳兵力,直取二地。

借得此戰,當盡力拿回二城外,亦可向許都表明,荊州於戰前決心。”

相比於杜瓊,尹黙在荊州遊學良久,理想鬥志下,一直將曹操視作將來隨劉釜匡扶漢室的巨大阻力,對許都方面,可算是主戰派。

有了杜瓊和尹黙的前後出言,景顧、秦宓也陸續表態。

停戰和繼續戰之方面,就是益州州府內,也分成了兩派。但到底是主戰派取得了壓倒性勝利, 劉釜最終也是決定為荊州劉琦去信,請之全力支援好接下來同舅父甘寧,面向南陽兩城的攻奪。

就像是尹黙所言,在停戰前,竭力拿下此間二城,當是為大局安頓。現在有他劉釜作為後背,就算荊州世家內部有非議,又能奈何?

四月中,南陽停戰尚未達成一致,大將魏延集結湖陽、襄縣兩部人馬,趁著徐晃主力,為主將甘寧、大將張繡吸引之際,再度殺往了平氏結合復陽。

連攻一月,在從蜀地運來的猛火油支援下,外有荊州軍之奮勇,新野方向兵力配合。

付出巨大傷亡代價後,兩城終於被順利拿下,至此,成功建立起了平氏、復陽、平春為主的東北防線。

恰逢代表孫策的呂蒙與襄陽,同荊州州府達成正式議和,荊州主力,得以從江夏轉移一部分,向北支援。

進而,讓整個南陽的壓力,再次轉向了許都朝廷。

五月中,因過去一月,幽州大雨,烏桓戰事遲遲難定,且有疾疫發生,曹操於烏桓戰事,自開年就不順利。

考慮到後方安寧,他再為徐晃去令,讓之同甘寧探尋停戰問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