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五百六十八章 歸心(第1/2頁)
章節報錯
這是劉釜第一次見到袁尚,不得不說,從外表看去,袁尚確實相貌堂堂,言行間,頗有雄姿。
在見到劉釜後,袁尚也有些驚訝劉釜的年紀氣度,放眼天下,能與劉釜同齡時,另有如此成績者,唯孫策可做比較。
“袁將軍!”
“劉使君!”
遙遙一望,方一碰面,劉釜便迅速下馬,來到袁尚身邊,緊緊握住其人雙手,各稱官職。
且自袁紹逝世後,袁尚便繼承了袁紹大將軍的官職。
略一交談,雙方隨即介紹起了隨行諸員。互相熟絡下,便是雙方的關係,也在不知不覺間親切了不少。
後即一同交談,一同往官寺而去。
為準備劉釜和袁尚代表之兩方會面,本地官寺,實已準備了數日之久。
尤以安全最為重要,遂於縣城之地,多可見小隊兵士巡視。
當日中,劉釜與袁尚,並沒有進行實質性會晤,唯以黃昏,舉行宴席款待時,劉釜主動說起了曹操於幽州之戰諸事。
待宴席結束,天色不早,袁尚所率幷州一行人,回往驛舍而去。
方一歸驛舍,袁尚即請高幹入內,因為喝了一些酒,臉上因憂慮而變得有些蒼白的臉,並不明顯。
邀請高幹入座後,袁尚將侍者剛剛倒好的茶水,拿起又放下,後即急迫的盯著高幹臉龐,沉聲問道:“表兄,吾幷州之情況,方真如劉季安所言,乃為曹賊下一個目標乎?
若以曹賊大舉來犯,單以幷州大軍,只怕難以守衛,幷州一旦有失,吾等便只剩逃亡一路矣!”
袁尚這話中,富含了悲切之意。
在說完之後,他轉過頭,盯著閃爍的油燈,彷彿正是看著風雨飄搖的幷州,狠狠地錘了兩下大腿,接著長長一嘆。
望著表弟有些膽怯之模樣,高幹心中實際很是不屑。
這種不屑,當然不是這一次出現的,自舅父袁紹病逝,冀州之主轉移,進而為表弟袁尚所行的數件事開始,高幹本人便於私底下充滿了不滿。
但開了弓就沒有回頭箭,以當年袁尚能繼承袁紹之位,為幷州牧的高幹本人,實際出了很大力,且早先承認。
遂而,便是袁尚大敗,逃來幷州,以大將軍之名義,在諸事上,指手畫腳,高幹心裡雖有不喜,以之傲意下,更有不善,但明面上,對袁尚還算尊敬。
這次到來與北地交接之地,面見劉釜,做以會談。為保其中穩妥,就是袁尚不讓他同行,在事關幷州利益,個人與手下眾人未來事上,高幹也會主動同行。
單以劉釜在宴席中的一句話,白日於人前,看起來尚算沉穩的袁尚,瞬間暴露了其人之性格缺點,遇大事而顯得慌亂,不能沉穩分析統領。
正因如此,也鄴城失守,戰事混亂,難行有限支援抵抗,一大批河北名將,陣亡或以投敵,最終導致袁氏於冀州之優勢再無!
每次想到這裡,高幹的腦仁,隱隱有些作疼。
於袁尚期許目光中,高幹緩緩說出了讓袁尚有些目瞪口呆的話。
“白日時,顯甫與吾所言,吾未做答覆。
便以顯甫所問,吾可言之,將來之天下,必在曹劉之間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