谷搠今劉季安拉攏於吾等,借今次之機,顯然是想取吾等外附。

但以幷州所處,曹操雖有戰之意,又何嘗不願吾等降之?

其更願借君之名義,以袁氏影響,而安並、冀!”

高幹的話,甚有道理,在此方面,曹操雖說現在與幷州處於實際敵對之中,但也不是沒有派人來說服袁尚歸降。

然而,歸降於曹操,不到萬不得已,袁尚豈願如此?

高幹出言罷,袁尚卻是沉默了下來,餘光則是將高幹打量了一下,然後轉首,直起身子道:“全賴表兄解悟,尚如茅塞頓開。

便如表兄所道般,不到最後一刻,焉能輕易做出判斷決定?

只是明日相談,為幷州利益,還要有賴表兄,於旁相助周旋才是。”

高幹於方才言後,正有些出神,袁尚所答,讓他思緒迴轉過來。

且見袁尚之恭敬,高幹將一些想法壓下,頷首道:“為幷州事,請君放心,吾自當竭盡全力!”

表兄弟二人各懷心事,再聊了半刻鐘後,高幹先行離開,回往住舍。

袁尚將高幹親自送出,當之重歸案几,望著兩杯沒有動過的茶水,臉色越加不好,低聲道:“前番有人與吾相言,謹防高元才,暗地降曹,置吾於不義之中。

今可見高元才所行,吾等名為表親,但以其,只怕將吾袁尚當做工具耳!

幷州州府,其故吏眾多,與吾陽奉陰違,吾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,但於大是大非上,吾袁尚,繼承吾父之意,豈能直接降曹?”

在投降曹操的問題上,別看袁尚面上沒有做出明確表示,甚至性格以軟弱多疑,有些志大才疏,但在其他一些事關原則方面,袁尚還是有一定堅持的。

正因袁尚性格,同年少時的袁紹有些相像,故才同袁譚的繼承交鋒中,更進一步得到袁紹喜愛,最終引到了將軍府內部的站隊與匡扶。

次日時,袁尚所領將軍府成員, 以及幷州州府,以高幹為代表之眾員,同劉釜所率官吏將領,於官舍進行了正式交談。

這次會面,按照預想設定的議題,主要探討了關涼與幷州的貿易,幷州面向冀州防禦,還有雙方人員往來等七個方面。

時間持續三天。

除了首日以劉釜出面外,後兩日,實際卻是劉杉同高幹,這對老相識的“交手”。

便如袁尚,則在劉釜邀請下,與之一道,在歸德同富平的邊地,巡視了一番。

透過這次獨處,也讓袁尚,真實感受到了劉釜的雄才大略,以之高遠看去,便也於劉釜魅力下臣服。

重新回往德順路上,袁尚知機會難逢,下一次能見到劉釜,不知何時。

遂于歸德城外,單獨面對劉釜,他未與高幹等人商議,選擇了沮授於之當日離開時的建言,當面向劉釜表露了意向:

“劉使君,不虧為當世英雄,尚敬佩不已。

尚見之將來,能興漢室,達成家翁曾經目標者,唯劉使君也!

於今次座談之外,劉使君未來為抗曹賊,但有差遣,尚義不容辭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