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五百六十二章 背叛(第1/2頁)
章節報錯
揚州南部,風雲再起。
魯肅略獻妙計,偷樑換柱,志在得荊南數郡,並逼向南海郡。
守於南野的呂岱,則按照提前部署,領大軍,於贛縣等地,兩方作戰,對抗大將魯肅,還要防備來自會稽郡的突襲。
得益於近幾年,於交、揚交接戰前的戰略物資儲備,加上應對本地山川河流的軍事訓練,交州兵在呂岱安排下,抵擋住了魯肅水陸兩路人馬的數次進攻,雙方各有得失,隱約戰成平手。
數日後,桂陽、長沙兩地戰事,果然爆發。即便呂岱提前去信,可守衛此地的劉備舊部,仍被孫權直接或間接出兵的建昌、宜春、茶陵,三方面揚州兵,殺得敗退。
倒不是劉備舊部有多麼弱勢,主要還是源於劉備舊部守於此的大部分人馬,有不少招撫的本地人。這些本地人的戰鬥力,自然同孫權於會稽、豫章平亂後的虎狼之師相比。
先期觸碰下,迅速潰散。
加上前線潰敗,守衛在陰山、便縣、醴陵的糜芳、孫乾、王承等將,陸續叛敵,直接讓桂陽、長沙的局面嚴峻起來。
臨湘官寺內,今日同樣充滿了嚴肅之態。
劉備病逝,讓手下人心動盪,內部呈撕裂狀態後,以糜芳、孫乾等將光明正大地投降江東,標誌著這群與劉備奮鬥幾十年的將領幕僚,割袍斷義。
若是劉備在世,也不知是何想法?
倒是此時的官寺內,在徐庶將情況介紹後,大將趙雲,早就怒不可遏。
“想數月前,九江戰尚未生時,元直將諸事安排。
但以先主病逝,到最後,唯憲和駐守六安不降,而衛廬江,餘者若糜竺丟舒縣,而以歸之。
但看今日,糜芳、孫乾之屬,何以顏面論忠?卻以暗地投效,使吾等陷入不安之境。
此中皆為忘恩負義之眾,主公在世時,尚能保持嚴密,以主公不再,狼子野心,皆以展現。
此中之屬,不仁不義,同那蔡瑁等人何異?
吾趙雲,勢必殺之!”
趙雲跪坐在案几畔,雙手握拳,青筋暴起,重重拍著面前案几。若非他極力控制力度,只怕面前的案几,早就變成劉備。
但以趙雲現在所言,發自肺腑。
他與劉備早識,與劉備非常敬重,否則也不會不遠千里的投奔。這兩年間,劉備多以之隨行,在此忠義信用上,趙雲沒得話說。
而月前,原本留守廬江,與守衛在九江的糜竺,一起負責對江東孫策防範的簡雍,陷入戰中,一直沒有傳來生死訊息。直到七日前,從江夏傳來的訊息,才讓趙雲、徐庶等人通曉。深受劉備信任,原領廬江郡縣的簡雍,在糜芳逃離,糜竺降敵後,繼續堅守劉安十多日,為周瑜以計,攻開城池後,奮勇殺敵,誓死不降,終因重傷病逝。
且以江東放出簡雍投城的訊息,本屬於子虛烏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