谷押這等舉動,趙雲等人知道後,無不感慨,相反的卻是糜芳等人現在所為。

若是回想先主劉備,從領平原令至今,跟隨的救人,陳登、陳珪,汝南戰時,先後歸附曹操,糜竺、糜芳、孫乾,今又歸於孫策。關羽、張飛等人,不離不棄,可卻戰死……

現在還能堅守者,多為數年前,為劉備理念相合,真正心懷匡扶漢室之心者。

在趙雲朗聲大罵下,徐庶、龐統等人,含有這次也正是與會的景豐、蔣琬等益州官吏,也都短暫沉默下來。

自糜芳歸來,糜竺降於孫策後,荊南將領中,就有不少,借前次劉備於襄陽遇襲生事,決心投於江東的聲音。

這些聲音,初時還很弱小,畢竟九江之地,正是被孫策奪取,此間仇隙下,外加劉備生前託付,並無讓舊部歸於江東之意,反而意在益州劉釜,目的便是以大漢宗室,而安天下,繼續事業。

一月時間,足夠發生太多事情。便一現在,連本受劉備託付部從的孫乾,也有投於揚州,背叛先主劉備意願,讓荊南情況難測,怎能不讓人悲憤!

好訊息是,最初在青衣衛往臨湘送來一些密報時,景豐於私下底,已經及時同當時在臨湘安頓的徐庶、龐統、趙雲等可信之將說明,可惜當時,許多人並不願意相信。

徐庶與龐統,皆屬思遠之輩,認識到問題嚴重性,淺議之後,未免讓內部再生隔閡,倒是在私底下,於長沙、零陵多地,做了不少防備。

藉助這些提前佈置,長沙西南,桂陽北部,雖已叛敵,但在重安、湘南、臨湘一線,各部於主將趙雲,夏侯蘭,龐統、徐庶命令下,正是據守,讓來犯的揚州兵,前進速度放緩。

此外,在今晨傳來糜芳、孫乾先後叛敵的訊息後,大將夏侯蘭已經按照臨湘送去的訊息,率軍中忠屬精銳,襲往糜芳部于衡山下的糧草要地,大將趙累則是繼續留守泉陵一帶。

夏侯蘭本人,原屬曹操部將,汝南戰時,為趙雲俘虜,因為同鄉緣故,夏侯蘭最終投於劉備手下,其人明於法律,從軍正做起,而今為趙雲偏將,自可信任。

趙累則是關羽舊部,對龐統非常敬重,與糜芳等人也有間隙,亦可屬信賴。

舍內氣氛尚屬凝重時,一名小將忽然通稟而入。

入舍之後,徑直來到了景豐面前,手持軍報,躬身道:“此為交州信使送來,言及有重要軍情,讓吾奉於景君!”

徐庶、趙雲等人,目光皆下意識地看向景豐。

從前日傳來孫權大部來犯,至昨日本部部將投敵,這幾日時間內,一直處於臨湘的景豐、蔣琬等益州官吏,在不斷出謀劃策,加上一月多來,為安定荊南做出的實質性努力,已為徐庶等人接納。

這次孫乾、糜芳等人公然背叛,徐庶等劉備舊部,自無選擇,當全心倒入劉釜帳下,輔助漢宗室劉釜,完成劉備遺願,一切水到渠成。

來自於孫氏壓力,外敵內患下,恰恰是讓徐庶等人全心歸附劉釜的“助力”。

在荊南局勢下,來自交州的幫助,不可或缺,雙方自然而然地成為同盟。

便是交州軍,此時大量進入零陵之地,共抗孫氏,也不會遇到阻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