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二十六章 大朝會(上)(第2/2頁)
章節報錯
釜心在益州,一直想為益州的繁榮強盛出力。心中坦蕩,又何懼天下流言蜚語?
而今曹操與袁術,與袁紹等皆有戰事,可不正是我益州快速發展之機。其者,或有離間我益州官吏之心。
想來使君能洞察內中真相的,張君不必憂慮!”
張任心繫益州,對劉釜的話多有認同,其人再想到劉璋那善聽“耳旁風”,猶豫不決的性格,幽幽一嘆道:“但願如此吧!”
這兩日都在洛陽城內奔波,今又參與了曹操的夜宴,想到明日便是正旦大朝會,隔日即為宗廟大祭,劉釜有些好奇道:“張君,我等出成都時,當時張君與我言之,此次宗廟祭祀,我為大漢宗室,亦能參與之。
怎到現在,還沒訊息傳來?”
這便涉及劉璋當日與他密談的另一個任務,藉機同漢天子劉協直接接觸。
關於宗廟祭祀之事,劉璋在離開前,可是直接和劉釜言明瞭,張任會直接處理此事,安排他這位長沙定王之後進入。
雖說近幾十年來,禮樂崩壞。但自去歲漢天子劉協正式返回洛陽後,於將作大匠的孔融建議下,便再興帝王宗廟祭祀,以正漢室正統。
大司空曹操亦是同意。
可以說,今次的皇家宗廟祭祀,禮儀頗重,眾多漢宗室子弟,也到來了洛陽,欲參加祭祀之大典。
就在方才的酒宴之上,劉釜於劉備的介紹下,就介紹了數位名望頗高的漢宗室成員,這些人多遠在南陽而來。
而張任在聽聞劉釜的提問後,一愣道:“此事我還以為季安汝早就知道了,汝豐安劉氏一脈,自去歲秋時,便向太常遞交了族譜,言之參加今歲的祭祖。吾昨日訪太常寺的友人,方德聞之,其中,汝之名字赫然在列。今日怕已是交到司空府備案了。”
劉釜心有驚訝,又是欣喜。
當日,族伯劉升在之建議下,即開始將豐安劉氏子弟往外發展,未曾想之手,已然伸到了京都洛陽。得知前來洛陽的訊息,還提前將之名字加入其中。
而今在皇家宗廟內有了備案,他這大漢宗室的身份,是完完全全的做實了。
“族伯既然遣來族中族弟,於洛陽參加宗廟祭祀,這兩日也該主動聯絡我了,可是有事耽擱了?”
劉釜尚不知,因為資訊差的原因,豐安劉氏子弟,於今日下午,也是其剛剛離開不久,才找到他的住所。
等夜間返回,聽虎頭的訴說,劉釜方獲知真相。
除夕過,次日便是歲首。
《周禮·春官·大宗伯》載:“春見曰朝,夏見曰宗,秋見曰覲,冬見曰遇,時見曰會,殷見曰同。”
《孟子》又有載:“諸侯朝天子曰述職,一不朝則貶其爵,二不朝則削其地,三不朝六師移之。”
遂而,大朝會可以理解為天子對天下諸侯臣子的約束。
武帝徹時改易正朔,大朝會即在正月的歲首,也是大年初一。
且看而今,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,其往各州郡發往文書,便是借天子之名,為自己正名。
事實證明,曹操確實成功,即便天下割據的群雄,各有心思,但在對待天子劉協方面,還是認可這個正統皇帝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