而大漢朝會,實際上分為三種形式,即常朝、內朝,大朝會。

要論規模之屬,自是大朝會為之最。

劉釜昨夜歸來,在讀完豐安族親留下的信件後,心中安寧,伴隨著大街小巷的爆竹聲,即早早入睡。

是今日一早,天色乃黑時,便早早起來稀疏,將一身黑色吏服穿於身上,並配好了各色裝飾,如頭冠之物。

待之來到院舍等候時,發現張任等人也早早出來了。

“都準備好了,那便出發吧!”

陳延居前,將眾人掃了一言,便頷首道。

可能是昨夜沒睡好,這位益州別駕,給人的感覺,有些沒精打采的。

益州官吏一大夥正是啟程,至於每次大朝會各地的進貢,又名“獻費”,如益州,早於前日抵達洛陽時,便向相關部門意思了下。

若是不這麼做,甚至不派人來,便是會被視為逾越法度不安本分。

現在便是臣子親往元日的朝賀。

建安二年的大朝會,按照章程,自是在北殿舉行,即在北宮之內。在此之前,漢天子首先要在德陽殿介紹來往洛陽的臣子朝賀。

劉釜等人的居所,靠近南宮東南之處,是為太尉府,司空府,司徒府相隔不遠。

故而,劉釜等人天色一片漆黑時,便沿著昨日的路線,路過秏門,然後一路往北,一直到中東門。

在皇宮侍衛的檢查下,下了馬車,沿著旁側小道,深入到朱雀門。

《三輔黃圖》有載:木蘭為棼撩,文杏為樑柱;金鋪玉戶,華榱璧王當,雕楹玉碥,重軒鏤檻,清瑣丹墀,左城右平;黃金為壁帶,間以和氏珍玉,風至其聲玲瓏然也。

此地正宮殿,雖比不上電視上那樣大氣磅礴,但瀏覽而去,對劉釜來說,也是非常的精妙。

而每隔幾步,便是身著鎧甲的軍士站立,此中將士,多抽調來自羽林、虎賁,亦屬天子禁軍。

一路走去,能看到諸多臣子同行,或交談,或獨身一人。

劉釜看去,便發現了許多遞給他名刺的人,對這些人,劉釜也都打打招呼,雙方未做深談。

踏入朱雀門,放眼看去,便是矗立的德陽殿。

德陽殿,不是往來路過的小宮殿可以比擬,劉釜親眼觀之,正如《後漢書》所載:陛高二丈,皆文石作壇,激沼水於殿下,畫屋朱梁,玉階金柱,刻縷作宮掖之好,廁以青翁翠。

於劉釜看來,李尤在《德陽殿賦》更是詳細一些:開三階而參會,錯金銀於兩楹,入青陽而窺總章。歷戶牖之所經……周閣迥匝,峻樓臨門。嵯峨概雲,青鎖禁門,廊廡翼翼!

宮殿雖是依舊高大,但漢室已經衰弱。

憑臺階望去,真叫人唏噓不已。

當然,而今天色依然未能大亮,一片漆黑,只能在火光下看輪廓,就足以讓人如此感慨了。

得知劉釜等人乃是參加大朝會的益州官吏,有內侍前來接引,將一行十來人安排到了末尾的位置,等待天子召見。

“欺人太甚!”

等了一會,天色漸漸亮了起來,看到荊州,包括袁紹等遣來的官吏,都站在前面,如曹操劉備等人,更是排在最前。

唯獨把益州官吏放在末尾,見此陳延冷哼了一聲。

而包括張任劉釜在內,臉色也都不好看。

雖說只是一個簡單的覲見位置,但益州牧劉璋,作為割據一方的大勢力,背後實際主持的司空府,如此作態安排,可不正是在侮辱益州官吏,間接表明了益州劉璋的看不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