景氏奴僕的話語,讓劉釜心情沉重,自也沒有參與酒宴的心思。

一旁的劉杉,張松,法正等人皆明瞭。

張松道:“景公吉人自有天相,斷然安康,季安速去看望吧!吾等的酒席過兩日吃也好!”

法正與孟達同樣頷首,自然贊同張松的看法。

族兄劉杉也於一旁點了點頭:“阿釜放心去就是,張君,法君,孟君等人,吾自會幫汝招待,阿姊的住處,還有同來的吾豐安鄉黨,吾早已安排好,此中事,阿釜勿要擔心!”

劉釜也不矯情,向族兄及諸友一禮,再向車內的阿姊和外甥外甥女說道一二,又與同來的豐安士子略一囑託,即隨景氏僕從而去。

景毅崇尚簡樸,但居於此的景氏族人僕從眾多,所以在成都城內,景氏亦佔據著一處大宅。

景府內中多花草景觀,居於城西之地,遂又被人叫做“景園”。

劉釜騎馬,與前方的景氏僕從一路跟隨,待之來到景府大門前時,發現拜訪者眾多。

甚至,劉釜還發現了幾個穿著奇形怪狀的南中夷人。

奴僕邊引導著這位準姑爺往裡走,邊解釋道:“老主人自益州郡歸來,路上剛好遇到請去的蜀地名醫,加上入蜀郡後,氣溫適宜,不想南中那般燥熱,老主人的病情亦穩定下來,甚至可以像以前一樣朗讀簡牘。

但就在前日下午,老主人的病情在此惡化,就連前次就診的名醫,亦是束手無策,而今只能憑著藥水溫養,但已然有兩日未進食了!”

食物,乃人體的基本營養成分之來源。

常時間不能進食,那便是身體病情已經惡化到一定程度了。

劉釜憂心忡忡,他前次已是得聞景毅此病的主因,大機率是心肺功能出了問題。

東漢有三大神醫,為後世傳頌。此三人者,便是“建安三神醫”!

華佗,董承,張機。

除董承未出生外,餘二者的醫術於大漢已得到廣泛認可,尤其在民間,名聲頗大。

其中,華佗乃醫術之全才,擅外科,行蹤有些飄忽不定。

醫聖張機,即張仲景,近兩年,一直於長安洛陽一帶。

早從安夷離開時,劉釜也往洛陽方向去了一封信,送於鄭向,盼其能從市井內,尋到張機的足跡,邀之入蜀。

為的,便是盡一份心意。

可惜數月以來,鄭向一直未能傳來好訊息。

大漢醫者眾多,蜀地亦是有不少名醫,但多為景氏請來,可見景毅病情未好,治癒之事,大抵是困難重重。

由門庭而入,聽僕人之言,劉釜沉默了下來,無聲的嘆了口氣。

“咦,季安汝來了!”

剛入前庭,奴僕正去通報,便見門畔處傳來聲響。

劉釜抬頭矚目,可不正是大舅子景豐。

在景豐身邊,還站著一人,年紀大約十五,正瞪著一雙好奇的大眼睛在打量劉釜。

“景兄,景公身體……”劉釜一禮。

景豐的面容很是憔悴,盯著兩個黑眼圈,顯然有些時候沒有好好休息了,他向劉釜回禮後,嘆息道:“祖父病情又起,醫工也無的辦法,只能以湯藥喝著,看能否好轉。而於昨日半夜,祖父即昏迷不醒,方才剛剛清醒一會,還問過汝,現當下又睡去了。

阿翁得知汝今日將抵成都,便使僕從於城門處守候。每日往來成都者,數以萬計,好在沒有錯過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