而於交州和南中方向,到了九月中旬,先後傳來好訊息。

交州士氏,願意和劉釜合作,以資助糧食。劉釜給予的代價,是以金銀,外有食鹽易之。

反正安夷礦藏巨多,尤其工匠所建立後,已能自行鍛造錢幣、冶煉一些金銀。

南中方面,包括文童之友所在的渠氏,另有宋氏、聞氏等五個本地大族,也願意幫著解決安夷的糧食危機。此間事能成型,劉釜很清楚,除過當日來獻計的渠景的奔波外,太守景毅的私人關係功不可沒。

兩地訊息傳回,縣寺眾人的擔憂一掃而空。

及至十月中,過去一月之際。

南中的糧食,便由山道運送到了安夷。

後又到了十一月,交州的第一批糧食也透過窄道送達,一同到來的,還有士燮之子士安。

兩人是在劉釜於縣城內的私宅見面的。

士安年過二十,比劉釜只打了一兩歲。

其出身於大族士氏,自小便接受了良好的教育。

面對劉釜時,先忍著內心的好奇,行了一禮:“家翁言之,劉家郎君德才兼備,一定要讓安來看看。

今日一見,果然名不虛傳!”

回想來往安夷,尤其是安夷縣城周邊,於這個令長的評價,還有安夷縣內的生產生活狀況,士安內心發自內心的感慨道。

劉釜亦是回禮,然後邀士安入座,道:“士兄可別折煞釜了。

先父與伯父乃是至交好友。

士兄今來安夷,釜當好生盡一下地主之誼。

尤其士氏願助安夷糧草,於釜而言,實乃大事一件!”

士安搖了搖頭:“劉家郎君都說了,你我大人交情至深,就勿要如此見外。

若是不嫌棄的話,安稱呼汝為季安如何?

吾且年長季安幾歲,季安喚吾良才便是!”

良才!

劉釜知曉士安的表字,自曉得士燮對這個二子當是非常看重。

且聽士安繼續道:“季安於南中事,家翁早有耳聞,只是未有想到季安乃是劉伯父之後。

今則,家翁遣吾而來,是想讓吾告知季安,季安於南中,於安夷旦有所需,吾士氏願意全力助之。

只願季安能記得吾士氏之所為!”

士安的話,讓劉釜心裡震驚不少。

交州士氏,尤其是士燮,單憑和父楨的關係,難道對自己,就如此支援?

只需要自己能記得士氏的好處就是!

還是說,這位素未謀面計程車伯父,察覺到了什麼?

不論其他,士氏如此所為,算是支援他的一個大族了,就是離得有些遠,遠在交州。

劉釜情緒一定,帶著感慨,還帶著試探,向士安道:“釜何德何能,竟勞得士伯父如此相助!”

士安表情認真道:“季安為大漢宗室之後,有匡扶漢室之志,於南中之所為,足見之心繫百姓,家翁甚是感觸,吾士氏相助季安,亦是真心。

於此,家翁另有言於季安……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