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7,李牧心中的好訊息(第1/2頁)
章節報錯
當天回家太晚,第二天李建又早早去上班,直到第二天晚上,媽媽妹三人組才終於找到機會,逮住李建打聽全過程。
聽著李建的描述,三人組眉飛色舞,宛如看了一部撒狗糧愛情劇般心滿意足。
當然,任憑媽媽妹三人組如何追問,有些不該說的李建是一個字也沒說。
誰還沒點甜蜜的、不可告訴家長的小秘密了?
聽完之後,八卦三人組心滿意足,面帶笑意的開始點評。
親媽道:“雖然聽不懂建兒分析的那些亂七八糟的政治局勢,但藺卿明顯是頗為信服,看來這一次的親事基本定下了。”
小媽笑道:“當年先大夫其實也喜歡滔滔不絕的討論政局,這一點建兒做得倒是青出於……出於什麼來著?”
李建咳嗽一聲,道:“青出於藍而勝於藍。”
小媽雙手一拍:“啊對對對!”
妹妹的問題就更加的直接一些:“所以,什麼時候能開始走六禮?”
六禮,便是納采、問名、納吉、納徵、請期、親迎。
通常來說,從納采這第一步開始,就視為婚事進行時了。
李建笑呵呵的看著小妹:“別管親事什麼時候,反正比妹妹你的親事要更早就是。”
果不其然,親媽和小媽立刻將火力轉向了妹妹。
十八歲的姑娘在現代是嫩得不能再嫩的黃花大閨女,但在古代已經是一個比較有婚姻壓力的年紀了。
無視妹妹哀怨的小眼神,李建喜滋滋的離開大廳,來到書房。
一封李牧寫來的信已經放在案頭。
“李牧謹呈李建大夫親啟:”
“前日一別,得大夫贈送馬鞍馬鐙製作之法,在高闕塞嘗試多日,成果斐然。”
“邊塞將士每日身居馬上,馬匹劇烈運動時身軀易前後偏移,須雙腿盡力夾緊才可固定,耗費精力頗甚。”
“牧請周將軍命匠人依大夫之法做出馬鞍,此物前後揚起,將騎士身軀牢牢固定,省去大量精力,眾人皆交口稱讚。”
“原先也有將士把粗布、毛皮放置馬背,但只不過為舒適騎乘,毫無固定之用,遠不如大夫之馬鞍。”
“馬鞍固然神奇,而馬鐙則神奇更甚。”
“原先騎士騎射,雙手持弓箭不能握韁繩,故此雙腿須全力控馬,以免墜馬之危。”
“但如此一來,上身射箭下身騎馬,一身之力卻只能用半身對敵,無法全力以赴,實乃大弊端。”
“得馬鐙之後,騎士雙腳踩於馬鐙之中,再無任何墜馬之危,可從容以全身之力騎射對敵。”
“馬鞍、馬鐙自一月前應用以來,高闕塞經匈奴數次侵擾,我軍出擊之下均大破敵軍,殺敵斬首之數遠勝從前數倍有餘。”
“郡守數日前聞訊親至,目睹馬鞍、馬鐙之功效後大喜過望,言明將上書邯鄲為我等表功。”
“我和周將軍已向郡守言明,大夫乃是馬鞍、馬鐙之發明者。郡守亦允諾必在奏章之上寫明大夫之功勞,李牧在此先恭賀大夫。”
“還請大夫將來為大趙多做貢獻,李牧亦期盼有朝一日為大夫麾下前驅,破咸陽,平秦室,如大夫當日所言,盡英雄之氣概也!”
李建看完這封信,嘴角漸漸露出笑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