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7,李牧心中的好訊息(第2/2頁)
章節報錯
“好,非常好。”
上輩子,李建之所以能夠用短短几年就從高闕塞一名小小百將飛速崛起,靠的就是馬鐙、馬鐙等一整套馬具的“發明”,以及對趙國騎兵戰術的改進。
這一世重生,由於李建打定主意要在趙王身邊發展,這些東西也就派不上用場。
但畢竟是上輩子驗證過能有效提高趙國騎兵戰鬥力的好東西,李建也不可能就讓它們埋沒。
李牧,就成為承擔這個任務的最佳人選。
由於和李牧相處時間過短,李建也不可能在那點時間裡就把一整套戰術都教給李牧,馬鞍馬鐙這些馬具這種極其容易上手使用的工具成為最佳選擇。
至於這些好東西會不會洩露出去,李建一點都不擔心。
當世騎兵,趙國為王。若是盡數抽調的話,七八萬騎兵是有的。
騎兵第二的是同樣和匈奴、東胡為鄰的燕國,但燕國的騎兵根據評估,應該也就三萬左右。
至於其他什麼韓國魏國,乃至趙國最大的敵人秦國,這些國家壓根都沒有把騎兵列為一個單獨的主戰兵種,只不過是用來給步兵、車兵進行偵查打雜的輔助兵種罷了。
輔助兵種的數量能有多少,可想而知。
就算馬鞍馬鐙舉世皆知,那對趙國騎兵的戰鬥力提升也是最大的。
按照李牧的說法,提升了好幾倍。
接下來戰鬥力提升幅度較大的是燕國,反而像秦國這樣的國家因為騎兵數量少,也得不到重視,基本上就沒什麼像樣的提升。
所以,有什麼好擔心的呢?
李建想了想,提起筆來,給李牧寫了一封回信。
“得牧兄之信,在下頗為欣喜。不為些許功勞,乃是為了大趙騎兵越發精銳,大趙國力越發強盛而喜。”
“不瞞牧兄所言,在下最近研讀兵書戰例,又得到一些心得體會。”
“今將這些不成熟之心得體會說於牧兄,若有差錯,還請牧兄斧正。”
李建奮筆疾書,將自己上輩子在高闕塞服役時所總結出來的騎兵訓練、戰鬥之法寫在了信上,洋洋灑灑幾百上千字。
上輩子剛穿越的時候,李建憑藉著穿越者的知識來練兵打仗,不可避免的出現了許多不切實際的失誤,也導致了趙軍不小的損失。
但這輩子,李建重生第三世,踩過的坑和裝過的X全部都匯聚成精華在筆下盡數寫出,只為給李牧答疑解惑,讓這位戰國四大名將之一迅速成長起來。
一想到只有一年多的長平大決戰,李建的心中就有一種時不我待的急迫感。
這種大決戰,是真正屬於名將的舞臺,即便是什麼國君賢臣,都要把主角的位置讓給統帥千軍萬馬的將軍。
廉頗能不能打贏白起?李建心中並無把握。
但若是廉頗加李牧,兩人一起對上白起呢?
李建深吸一口氣,繼續落筆。
“……今秦國蠢蠢欲動,以在下所料,至多兩年,秦趙之間必有一場決戰。”
“請牧兄今日起便做好準備,你我躍馬咸陽之日,或不遠矣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