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58、出擊(第1/2頁)
章節報錯
蕭欽之躺在躺椅上,閉目養神,實則思緒高度集中。
不一會兒,七叔、九叔常服進入(注:不打仗的時候,基本都穿常服,鎧甲很重,電視劇都是騙人的。)
腰間的跨刀往案上一擺,七叔粗聲道:“四侄子,族長臨走時,特意交代了,讓我們好好照顧你,我聽徐小子說,你要找燕人麻煩,這可不行,聽七叔的,哪裡都別去,他們就萬餘人,攻不進來。”
“七叔,你先聽我說嘛!”蕭欽之起身,討好道。
“不聽,你少來這套,總之,你安穩的待城裡,否則,我讓蕭書把你鎖了。”七叔虎了一眼道。
蕭欽之思路一轉,鋪開一張地圖,指著琅琊郡道:“七叔,九叔,建功立業,就在這一仗,燕軍全部集結在琅琊,我們面前的一萬步卒都紙糊的,輕輕一戳就破了,屆時調轉兵鋒直插燕軍背後,給他狠狠來一下,還怕他不撤兵嗎?”
“論詩詞歌賦,肯定你在行,論行軍打仗,你得聽我們的,說不行就不行。”七叔頭搖的像撥浪鼓。
“九叔,你最明事理了,你來說說。”蕭欽之望向了一旁的九叔。
“欽之,我知你想立功,但上陣殺敵,遠不是你想的那樣,司馬悅明在泰山郡打的諸葛攸丟盔棄甲,手裡有騎兵,有步卒,我們只能守城。”九叔耐心的解釋道。
機會來了,蕭欽之壓低聲音道:“五千騎兵馬上就走,他們剩下的一萬步卒中,我觀大多是漢人,剛招募不久的,都是混一碗飯吃,能戰鬥的最多七成。而我們北軍加守城七千,這都是實打實的,豈會懼他一個司馬悅明。”
“慢著,你說五千騎兵要走,可有依據?”七叔忽然插話道。
蕭欽之把自己的戰場分析說一遍,指著琅琊郡,肯定道:“這五千騎兵定要去琅琊,蘭陵距離琅琊三百餘里,騎兵一來一去至少三天,這便是機會。”
上回諸軍都已經攻下了泰山郡,然而最終泰山敗北,實則諸君將士頗為不服,七叔就是其中一個,踱步思忖間,道:“打仗不是兒戲,我且問你,有幾成把握,確定他們騎兵不在?”
“七成!”蕭欽之道。
話音剛落,進來三人,徐邈、蕭書與許久不見的周烈,其手執馬鞭,滿頭大漢,連鎧甲都沒脫,剛從帶領十餘騎兵從彭城趕來。
周烈本就黑,從軍後,更黑了,只剩兩個眼珠子在轉,身高馬大,小山一樣的身姿,根本看不出是個馬上及冠的少年。
周烈是來送刺史府情報的,讓蘭陵務必守住,不過周烈帶來的十餘騎兵,倒是幫了蕭欽之大忙,來不及噓寒問暖,蕭欽之又道:“七叔,讓啊烈出去打探,敵方營地裡要是有五千騎兵,根本藏不住,而且他們這騎兵是從任城來的,若是去往琅琊,沿途必定留下痕跡。”
七叔望著地圖,深思半晌,忽瞪著蕭欽之道:“老九,你盯著這幫小的,沒我的允許,不許擅自行動,我去請示趙都尉。”
“你去吧!”九叔笑道。
七叔走後,營帳裡熱鬧了起來,蕭欽之張著一雙眼睛,繞著周烈看,嗔奇道:“我道在下邳怎麼沒見著你?原是成了騎兵,大出息了。”
晉軍少馬,能成為騎兵,非精銳不得勝任,周烈憨厚一笑,忽而從胸口取出了一封信箋,小聲道:“小郎,這是你的信箋,說是從建康來的。”
周烈的嗓門特別大,他的這一聲小,大家就都知道了,徐邈打趣道:“誒呀,這是謝小娘子寫的吧。”
“嗯吶!”蕭欽之沒有否認,迫不及待拆開看了,映入眼簾的是一手熟悉的小楷,原是謝道韞臨摹的蕭欽之的字跡,頓時一股甜蜜湧上心頭。
蕭欽之在建康乾的那些事,族長一來,全都知道了,縱使不說,大家遲早都知道,蕭欽之與謝道韞倆的事兒,目前已經傳遍整個江左了,人盡皆知,九華臺集會,讓蕭欽之的名聲如日中天,特別是那一篇《阿房宮賦》,恢弘大氣,為許多名流推崇。
可惜,在這個時候,蕭欽之竟然來了徐州,出乎了多少人的意料。
九叔寵溺的看著蕭欽之,自家子侄有出息,他與有榮焉,若是蕭欽之能回江左,就再好不過了。
蕭書在一旁,默默豔羨的看著蕭欽之,忽見周烈又從胸口取出了一封信箋,道:“二兄,這是嫂子給寄來了。”
“嘿嘿!!”蕭欽之頓時傻笑不止,接過信箋,當場蹲在了蕭欽之身邊,看了起來。
兄弟倆蹲在地上緊挨著看信箋,一臉甜蜜的笑,合著到最後,徐邈成了最受打擊的那一個,心裡的痛無以言表,轉身出了營帳,然外面烈日灼灼,徐邈曬的難受,又回了營帳,鬱悶的對著甜蜜的兄弟倆。
......
午餐時,周烈揹著一張弓,騎馬在滿是廢墟的城裡轉悠了幾圈,獵了幾隻野雞回來加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