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12、出名要趁早(第2/2頁)
章節報錯
“可要是讀書定品,那就無法混。這是個悖論。”
一想到這,蕭欽之就止不住的心煩,渾身難受,隔了一千多年,怎麼還是避不開讀書呢?
莫非冥冥中受到了針對?不由得罵道:
“作孽啊!”
“滬市幾套房,安穩當個包租公不香嗎?”
“何苦來受這個罪?”
“賊老天!”
“還我包租公。”
.......
蕭欽之罵罵咧咧了許久,不覺睏意襲來,被子一掀,倒頭就睡。
...
...
...
且說自那日之後,蕭欽之被迫走上了讀書定品之路,每日按時進學下學,課上也認真聽講,幾次三番下來,倒是有了不小的變化,惹得大家嘖嘖稱奇,蕭母聽聞後,尤為高興。
便是在這幾天裡,蕭欽之也慢慢的制定出來一個“衝刺計劃”,明確目標,絕不做無用功,不能付出了努力,而得不到收穫。
首先,要想透過郡中正定品,良好的聲望是前提,於寒門子弟來說,有良好的聲望,事半功倍,這就需要營銷自己,通俗點,要會“裝”,越是清新脫俗的“裝”,效果就越好,魏晉人是絕不會青睞於循塗守轍,繩趨尺步之人。
魏晉人大多愛“裝”,當關於如何清新脫俗的“裝”,蕭欽之暫時還沒想到好點子。
其次,要有一定真才實學,魏晉人好清談,重“玄學”,那麼玄學三經:《周易》、《老子》、《莊子》則為必讀科目,同時還要熟讀課外書《鄭玄注》、《王弼老子注》、《何宴莊子注》等一些列衍生文學。另外,儒家經典:詩、書、禮、春秋,此四經也是必讀的,位列僅在“玄學三經”之後。
最後,便是個人特長也要發展,琴棋書畫,需得略知一二。這個倒是不難,圍棋一道,蕭欽之自付還是可以拿出手的。
除此之外,書法一途,更需重點攻關。
如果說精通“玄學”是一個人的體面,那麼寫的一手字則是一個人的顏面,在這個書法大家橫行的時代,如能有一手拿得出手的好字,會是極大的加分項。
幸好蕭欽之有涉獵過書法,學過“顏體”,腦中的《麻姑仙壇記》清晰可見,還需花費些時日重拾,竹笛可排至最次。
蕭欽之總結道:最大的依仗便是有前瞻優勢,和廣闊的眼界,這是古人所不具備的,想想還有兩年的時間,頓覺的有信心,心中不禁吶喊道:
“出名要趁早,劍指郡中正。”
“辛苦兩年,幸福一生。”
“衝!”
..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