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百四十六章 憶君猶未看花回(三)(第1/2頁)
章節報錯
青城鐘錶廠定製的松鶴福壽延綿鍾,鐺鐺地敲響了十下,眾人轉頭一看,指標指向了“拾/10”字上。
晚上十點了,幾更來著?管它幾更,反正天色不早了。
趙佶還想繼續看下去,《西廂記》唱完後是《長生殿》,根據白居易《長恨歌》、諸宮調《驚鴻記》等改編的,說的是唐明皇與楊貴妃的纏綿故事,趙佶可愛看了。
可是想著後院裡還有諸多美嬌娘,千叮囑萬吩咐,十點半之前一定要回來,否則人家睡不著...
一向自詡憐香惜玉的趙佶立即斷了其它念頭。
“散了吧!”趙佶揮了揮手,拱手對在座的諸人說道:“諸位,天時不早了,大家先散了吧。明日我們再繼續。”
李唐、米友仁等人紛紛起身拱手:“謝過殿下款待,我等叨擾了,先告辭,殿下好生歇息。”
對面戲臺上正演到一半的“唐明皇”和“楊貴妃”正唱到興頭上,心有不甘,但是大勢已去,也無可奈何。
看到兩位名角失落的樣子,趙佶心一軟,對高求說道:“兩位大家今晚唱得辛苦了,看賞。”
“是殿下。”
出來前院,沿著抄廊向後院走去。
高求在前面提著一盞燈籠,趙佶在後面慢慢悠悠地走著。
“高大郎,你說這會,官家在燕然山下幹什麼?”
“殿下,這個小的猜不出,小的沒去過那麼遠的地方。”
“是啊,好遠的地方。你說那裡好玩不,官家怎麼又跑去那裡了。”
趙佶說到這裡,自個唱了起來:“‘敕勒川,陰山下...天蒼蒼、野茫茫,風吹草低現牛羊。’聽著這歌,就覺草原上好玩。只是官家去的那地方,比敕勒川,要遠得多。”
“現在又要入冬了。冰天雪地,聽說一不小心就會凍壞手指和耳朵。那麼苦寒的地方,官家幹嘛要去?開封這麼好的地方,還不夠他折騰的?”
高求在前面提著燈籠,側著身子。聽了趙佶的話,心裡暗哼一聲。
我的大王哦,你的志向是風花雪月,一生風流。官家的志向,是文德武功,豐功偉業。不可同日而語啊!我的殿下。
趙佶突然在抄廊的扶欄上坐下。
“高大郎,坐會。”
“好的殿下。”高求站在一邊,把燈籠小心地提在趙佶的側面,讓他能感覺到亮光,又不覺得礙眼刺眼。
“憑心而論,做皇帝,本王確實比不上官家。舍下開封這花花世界,跑去嶺北苦寒之地。這份心志,本王就大大不如官家。再說其它,智謀、魄力、志向,本王也不如官家。只是這太平盛世,他幹嘛這麼賣力氣?”
高求也有很是迷惑。
趙佶繼續絮絮叨叨:“官家有魄力,把新舊兩黨的恩怨用了幾年時間給化解了。現在朝野內外,上下一心,只要再行王荊公之法,用好幾位理財能臣,國庫充盈,四海自然宴清了。官家幹嘛還要搞那麼多事情,殖貨興業、廣通海商、掘疏河道、大行新制,然後又振奮兵馬,征伐各處。”
說到這裡,趙佶搖了搖頭,最後下結論道:“十三哥太能折騰了,太好功喜大了!”
高求嚇了一跳,我的端王殿下,你非議官家,躲在被窩裡說就好了。幹嘛對著我說,你說,這妄議君上之言,我是往上報呢還是往上報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