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了端王府門口,黃善潛三人驚訝地發現,真是熱鬧。

宮燈高高挑在門口左右兩排,照得亮如白晝。

一輛接一輛的馬車駛過來,停在旁門。車裡的人笑吟吟地下來,在門子的引領下,如沐春風般的走進去。

遇到熟悉的人,還互相招呼幾聲,說說笑笑攜手進去。

場面算得是車水馬龍,人繁如星。再加上悠悠傳出來的絲竹唱曲聲,顯得這端王府熱鬧非凡,人氣鼎盛。

怎麼回事?端王殿下鹹魚翻身了,行情又看漲了?

再一仔細看,黃善潛三人看出門道來了。

來的幾乎都是以詩詞、丹青、填詞譜曲等出名的文人墨客,不是某個文學院的教授,就是瞽宗學院的講師;不是國文館的學究,就是丹青的畫師。

還能看到相撲、蹴鞠和馬球手,都是最近幾大聯賽裡受到追捧的當紅人物;以及諸宮調、雜劇和南曲的名角。

正經帶官職的,似乎很少。

這就對了嘛。

端王幾經起伏,從遂寧郡王升為吳王,又從吳王降為端王。大家都已經看得透透的,只談風花雪月,不論其它。

上前去投了名帖,很快有人出來了。穿著一身青色直綴,頭戴無腳幞頭,腳蹬一雙硬底棉軟靴。

見了面先唱了個無禮諾:“無禮,無禮!小的是端王府外管事高求,三位大官人前來,真是讓王府上下倍感榮幸。我家殿下在裡面陪著貴客,一時脫不得身,吩咐小的前來迎接三位。怠慢了,甚是無禮!還請恕罪。”

黃潛善三人知道這是客氣話。自己的帖子估計都遞不到端王殿下跟前,只是下人去報個個信。

人家再落魄,也是官家的哥哥,大宋的親王。

“在下冒昧拜訪,打擾了殿下的雅興,無禮,無禮,還請恕罪。”黃潛善代表三人,先回了個無禮諾,滿口客氣道。

“三人官人這邊請。”寒噓了幾句,高求往旁邊一側,引路道。

跟著高求走進王府,只見到到處是酒席。剛才進來的文人墨客們,三五成群,聚在一桌,談詩論畫,好不自在。

還有喝得盡興的,手舞足蹈,像是給談論的詩畫配舞一般。還有幾個衝到池塘邊,彎腰要學李太白醉撈水中月。幸好王府到處布有下人,見到連忙衝上去,把這些人拉了出來。

黃潛善還看到兩三人,光著膀子,紅著臉,在院子裡來回地疾走著,彷佛有狗在後面攆。還時不時平展雙臂,猶如鳥飛。

看到這兩三人怪異的動作,迷亂的眼神,黃潛善三人心裡一愣,這是在搞什麼玩意?轉念一想,明白了。

“他們在服五石散?”

高求連忙說道:“這是他們自個帶來的,說是玉皇觀煉出來的龍虎紅鉛。鄭重宣告,我們端王府絕不提供這些非法的玩意,都是他們自個帶來的。待會,等他們散了藥,我們就送他們回去,下回再也不準登門入府了。”

黃潛善三人一聽,不以為然。

太平盛世,有些人閒得蛋疼,便把魏晉流傳至前唐的五石散翻了出來,還添了不少神秘的藥石,發揚光大。而煉製這些玩意的多是道觀,比如剛才高求說的龍虎紅鉛,還有回春丸、千春永保丸...

惠民局引援藥王孫思邈的話,“遇此毒方,即須焚之,勿久留也”,判定為非法毒物,上報尚書省,加以嚴查。後來官家親自過問,在中書省形成律法。

製作、販運、吸食者,均嚴懲不貸。

可是有些文人騷客,就是按捺不住放蕩不羈愛自由的心,非要過足飄飄欲仙的癮。以為在端王府裡吸食這玩意,不會有人管,於是就放肆起來。

“在下建議,還是直接扭送警廳的好,以儆效尤,絕了某些人的念頭。要是王府有人行此不法之事傳出去,都察院裡的那些御史們,還不得一窩蜂撲上來?”

黃潛善提醒了一句。

高求苦著臉答道:“黃大官人說得極是。我們也提醒過好幾回,只是我們殿下心善,又非常厚待這些文人,不忍毀了他們的名聲和前途,多加庇護。我們這些做下人的,也不好說。”

黃潛善三人面面相覷,也不再多說了。

本來只是想結個善緣,說了也就說了,做不做是人家府上的事,自己也管不到。

被引到一處臨水榭臺,裡面坐了十幾個人,李唐、米友仁等幾位大畫師位列其間。趙佶懶洋洋地臥躺在正中間的榻上。

在不寬的水池子對面,是一個戲臺,有三人穿著華麗的戲服,伊伊呀呀地連唱帶演,這正是新近興起的戲曲南曲。

高求請三人在榭臺外面稍等,自己先進去,在趙佶耳邊說了兩句。

趙佶一骨碌爬了起來,大聲嚷嚷道:“在哪裡?在哪裡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