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這一嚷嚷,不僅正在聚精會神看戲的眾人都轉過頭來,對面的戲臺子,鑼鼓絃琴也都停了。

臺上的三位角,站在原位上不動。

高求連忙把黃潛善三人引到趙佶跟前。

“黃茂和/劉彥遊/汪廷俊見過端王殿下。”

“快快免禮!”趙佶好像十分興奮,坐在榻上手舞足蹈的,“快設座,快上茶,上好茶。”

等到三人坐下,趙佶還十分激動地說道:“黃茂和、劉彥遊,本王記得你們倆。你們還算是有良心的。當年本王門下食客上千,病故的病故,散的散,這兩年也沒有誰願意拜見我這個空架子缺心眼的端王。”

黃潛善三人陪著笑臉,心裡卻滴咕不已。

我的大王啊,張邦昌那些人能叫病故嗎?都是被人捏著鼻子,硬灌了一碗藥,然後暴斃的!

“都說本王的王府,現在成了伶優墨客、失意者的窩子了,正經仕途上的人,都不敢來了。看看,現在不是來了三位嗎?”

聽著趙佶這滿腹怨氣的話,黃潛善三人的汗珠子都滴落下來,心裡懊悔萬分。

我他孃的騷氣什麼?非得顧忌什麼名聲,來拜訪一回,現在好了,端王這番話傳出去,他反正沒什麼,我們就坐蠟。

要是再被採訪處的人探知,遞進秘書省去...俺的親孃啊!俺那平步青雲的前途。

汪伯彥心裡最忐忑,他很想站起來對趙佶說:“端王殿下,我還只個學子,還不是官,不配來貴王府,要不你把我當個屁,放出去了吧。就當沒我這個人,只是頭迷湖心竅的豬,非要跟著來逛了一圈。”

場面一度非常尷尬,坐在旁邊的李唐和米友仁出聲勸了幾句。

自從王詵、李公麟、米芾等知交紛紛病故——這是正兒八經的病故,現在能在趙佶跟前說得上話的,只有這兩位。

一位已是畫壇宗師,一位是米芾老夫子的長子,也是畫壇大家。

勸了幾句,趙佶也慢慢地清醒過來。

他知道,自己府裡府外,不知道有多少十三哥的耳目。自己這番胡話,十三哥可能不在意,可他手下那群親信近臣們,萬一聞到風,上來彈劾幾句,又被罰俸祿半年,那後面還能不能愉快地玩耍了?

腰包不鼓,還有一大家子要養,趙佶也硬氣不起來了。只是覺得有些無趣,揮揮手道:“開始吧!”

對面戲臺上又繼續伊伊呀呀地唱演起來。不僅唱得高亢低宛,動作也是做得有板有眼。相比起只是說唱的諸宮調,不僅耳朵過足了癮,還大飽眼福。

跟雜劇相比,又沒有那麼鬧騰。又是跳舞、又是雜耍,雜劇確實太鬧了。

“這叫《西廂記》,是由諸宮調裡有名的摺子——《董西廂》裡改過來的,本王和幾位大家,一起捉刀改了詞,譜了曲,再定了調。總共六幕戲,五位角...”

趙佶像是在緩解剛才的尷尬氣氛,主動地向黃潛善三人解說著。

“大王真是多才多藝,真是我大宋文壇翹首。”

黃潛善三人的諛詞也不算昧良心。趙佶的工筆畫和瘦金體,是大宋書畫院的雙絕,享譽天下。

《無敵從獻祭祖師爺開始》

聽完一折《西廂記》,喝了一碗茶,黃潛善三人起身告辭,說是天色已晚,明天還要去吏部點卯,不敢耽誤。

趙佶客氣了幾句,也不留三人。

出了王府,上了馬車,汪伯彥忍不住問道:“茂和,彥遊,你二人明天真的要去吏部點卯?”

劉豫看了一眼黃潛善,答道:“我已經跟度支部交接完了,就等著迴文,不必去吏部點卯。”

黃潛善答道:“託詞而已。端王府以後是不敢來了。明日我真的有事,要去拜訪章公。”

劉豫和汪伯彥不約而同地眼皮一跳,異口同聲地問道:“哪位章公?”

“就是在下的同鄉,前任太宰,封爵東陽郡公郡公,現為成均大學教授的章子厚章公。”

聽著黃潛善得意洋洋的話,汪伯彥和劉豫心裡那個羨慕嫉妒恨啊。

現在的章惇,與趙似君臣相得,七十六歲了,身體還好得很,還在成均大學掛了教授職,開了兩門課,日子過得滋潤的很,再活十年都有人信。

劉豫和汪伯彥也開始生疑,為何今晚不帶我們去拜訪章公,偏偏來這倒黴催的端王府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