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五十七章 大宋與拜占庭的第一次會盟(第2/2頁)
章節報錯
阿歷克塞一世問了一句:“請問貴國如何幫助我們收復和壓制?”
“我軍已經收復安西地區,進據河中地區,正在對呼羅珊、波斯中部地區繼續用兵,剷除塞爾柱人的影響...具體怎麼做,因為本將隨軍出征,暫時不得而知。不過我相信,貴國以後再也不會受到來自東方的壓力了。”
楊宗閔豪氣萬丈地說道:“從此以後,那裡的波斯人、突厥人、烏古斯人,只有兩個命運,要不接受臣服,要不只能消亡。”
約翰.科穆寧有點坐立不安,微微地扭動著身子。
阿歷克塞一世看了一眼自己的兒子,用眼神示意他安靜下來。然後非常讚許和敬佩地向楊宗閔回敬了一句。
“我能感受到大宋的誠意,請尊使轉達我對官家陛下最尊崇的敬意。”
霸道?我要是有這實力,能把突厥人、波斯人攆得像一群兔子,我更霸道。
如果大宋真得能夠看住波斯地區,壓制住兩河地區的突厥人和大食人,自己就一定能收復小亞細亞。尤其是現在,小亞細亞三大勢力,羅姆蘇丹國、卡帕多西亞蘇丹國和奇裡乞亞亞美尼亞王國,被路過的大宋西征先遣軍給打殘了,自己完全可以趁他病要他命。
阿歷克塞一世在心裡默默地想著,
“謝謝皇帝陛下的敬意,我一定會轉達到。”楊宗閔點頭示意。
客套一番後,楊宗閔繼續說道:“皇帝陛下,我們官家還讓外臣帶來一些忠告。”
“請說。”
“最兇殘、最危險的敵人,不是來自正面,而是來自背後。外人近不了身,只有自己人才會近身,也只有他們才有機會用匕首悄悄地刺殺。所以凱撒沒有死在戰場上,卻死在元老院門口。”
阿歷克塞一世看了一眼嶽卓群,他回來後,一直有傳遞過類似的話題。
只是他並不在意,對於西邊基督教同門們,他一直抱有警惕心,但是沒有當成心腹之患。因為拜占庭西邊還有希臘等大片緩衝地區,但是東邊卻被塞爾柱直接打到小亞細亞最西邊,與拜占庭只隔著狹窄的海峽。
正是由於塞爾柱人的巨大壓力,阿歷克塞一世只得向羅馬那位異端教主低頭,促成了第一次十字軍東征,進而緩解了部分壓力。
現在又聽到類似的論調,阿歷克塞一世不由地好好斟酌起來。
他想到了那些東渡而來的十字軍,所謂的虔誠信徒,其實就是一群在本地混不下去的窮人、混混和破落戶,他們響應東征,為的是到東方來發財,實現階級躍升。
他們因為貪婪而變得無比兇殘。這些東征的十字軍,與宋國那些西征的赤旗軍,截然不同。
睿智、富有遠見的宋國皇帝在提醒自己什麼?
阿歷克塞一世想起那些十字軍在拜占庭登陸時,眼睛裡透出的貪婪,心裡一愣。現在耶路撒冷回到基督徒懷抱裡,塞爾柱人已經勢衰,現在又被宋人從東邊狠狠地捅上了一刀,更難掀起風波。
那麼,失去最大威脅的十字軍,會把目光投向哪裡?